近期,券商纷纷对未来一年的业务布局、市场机遇及估值修复路径展开系统性研判。
例如,中信证券提出“金融新动能崛起,聚焦周期轮动主线”,国泰海通认为“零售业务和国际业务将是行业新亮点”,华泰证券强调“焕新蓄势,价值重估”,中金公司主张“迎接高质量增长下的龙头崛起”,国信证券聚焦“新起点下的双向奔赴”,东吴证券则关注到“中长期资金入市,券商分享权益财富管理发展红利”。
行业发展趋势向好
总体来看,券商对2026年证券行业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整体估值修复空间与结构性机会并存,市场驱动力正从估值修复转向盈利基本面。业务方面,财富管理、投行、国际化、科技赋能成为核心增长极。
“行业基本面成长可期。”中金公司非银行金融及金融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姚泽宇表示,2026年市场成交额有望保持高位,叠加降佣降费下费率高基数压力缓解,券商传统经纪业务、以两融为代表的信用业务收入或维持高位;而低利率环境及权益市场向好有望推动居民财富向权益产品迁移,为券商财富管理及资管业务赋能。
聚焦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华泰证券金融首席分析师沈娟表示:“大财富业务进入趋势上行期,A股和两融新开户强劲,融资余额连续创下历史新高,A股2万亿元日均成交额有望成为常态。同时,金融产品代销业务显著回暖,围绕ETF投顾的创新业务探索前行。”
“在财富管理转型时期,券商产品平台的构建是转型突破口,只有将产品的供给和销售渠道理顺,才能真正实现财富管理业务的转型。在产品供给端,包括外部引入(公募、私募)和内部创设(资管、基金、投行);在销售端,将客户分层,建立完整的客户服务体系。”东吴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孙婷表示。
发展国际业务是券商奋进一流投行的必经之路。国泰海通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认为,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的推进,中国资产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海外投资者配置中国资产的需求日益增长,国际业务有望成为头部券商新的业绩增长引擎。
开源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高超同样看好本轮行情下券商海外业务新叙事。他表示,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券商国际业务收入同比高增,体量创历史新高,海外业务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同时,企业“出海”需求旺盛,机构与居民跨境投资需求持续增长。此外,美联储降息预期下,海外业务资金成本降低,券商跨境衍生品业务需求旺盛,看好头部券商海外业务持续表现。
对于行业发展趋势,国信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孔祥预计,行业将把资源更多投向AI技术应用、跨境业务布局及机构资本中介等创新领域,通过提升服务效能与资产定价能力,打开净资产收益率长期提升空间,逐步摆脱同质化竞争格局。
板块估值修复可期
目前,证券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中信证券非银团队预测,2026年证券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有望稳步提升至7.2%左右,为2016年以来70%分位数以上,而行业估值仅位于2016年以来40%位数,仍处偏低位置,为板块弹性释放保留充足空间。
站在当前时点,如何看待2026年证券板块投资机会?在沈娟看来,资本市场正经历深刻的底层逻辑变革,低利率环境下权益资产的配置吸引力显著提升,增量资金的可持续性强,市场正迈入一个良性向上的发展周期。券商各项业务与资本市场高度相关,看好其在新周期下的业绩成长潜力和价值回归空间。
孙婷认为,随着流动性改善、利好性政策出台,券商股估值有望随市场改善而进一步提升。
姚泽宇同样表示:“资本市场发展所带来的行业中长期基本面确定性,叠加当前仍相对低估低配的板块交易特征,看好证券行业2026年的投资机会。”
“证券板块将迎来格局重塑,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中信证券金融产业首席分析师田良表示,一是具备国际化能力和综合服务优势的头部券商,将在资本市场改革中构建第二增长曲线;二是部分有望通过并购等手段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中大型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