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2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双方领导人签署一份宣言,将俄哈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和联盟水平。而在此前一周,托卡耶夫刚刚和其他中亚国家领导人一道在华盛顿参加了美国与中亚五国的“C5+1”领导人峰会,并同美国签下多个商业大单。俄罗斯当地有分析认为,在俄美博弈持续的背景下,双方都在尽可能地拉拢支持者。这使得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意识到,自身可以从这场盟友争夺战中获益。
你来我往,俄哈关系再升级
此次托卡耶夫访问俄罗斯,是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去年访问哈萨克斯坦所做的回访。作为此访的最重要成果,普京与托卡耶夫签署宣言,将双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和联盟水平。对此,托卡耶夫表示,对俄罗斯的国事访问是哈萨克斯坦今年最重要的事件。他指出,全面战略伙伴和联盟水平“并非空谈”,而是合作的本质,并提出将两国间贸易额提升至300亿美元的目标。
两国总统会谈后对媒体发表了联合声明,普京在声明中指出,哈萨克斯坦是俄罗斯在亚欧地区重要贸易伙伴,目前两国正在合作开展约70个项目。双方稳步推进投资、能源、汽车、农业、化肥生产等领域合作,其中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石油出口都经由俄罗斯,而俄罗斯的石油也经由哈萨克斯坦输往亚洲。托卡耶夫则给予了普京极高的评价,称其是一位“具有全球声望的政治家”,“他的名字举世闻名,被视为捍卫俄罗斯人民和整个俄罗斯国家利益的信念和意志的象征”。托卡耶夫表示,会谈期间双方特别关注了工业、能源、交通、物流和其他领域的发展。此外,他专门提到了即将由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建设的哈萨克斯坦首座核电站,称“与其说是建设一座核电站,不如说是开辟了一个新的合作领域”。
近期,俄哈两国总统互动频繁。10月初,普京和托卡耶夫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共同出席了第二届中亚-俄罗斯峰会和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会议,接下来还将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共同出席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峰会和独联体国家元首非正式峰会。此外,托卡耶夫还邀请普京于2026年再次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
交易至上,美国中亚签大单
就在托卡耶夫访问俄罗斯一周前,他与其他中亚国家的领导人一同前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所谓的美版“C5+1”(中亚五国和美国)领导人的年度峰会。此次峰会恰好是美国针对中亚推出“C5+1”对话机制十周年。不少分析人士将此次峰会视为观察特朗普新任期内美国在中亚地区政策的一次重要契机。
特朗普在峰会上表示,“我深知该地区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点”。他说,中亚国家“曾是连接东西方的古代丝绸之路的故乡”,“遗憾的是,美国历任总统都完全忽视了这一地区”,“现在是时候纠正这一点了”。特朗普“重视”中亚的方式确实与此前美国的中亚战略有明显的区别,似乎一切都变成了交易。与之相对的是此前美国试图向中亚政治、社会等领域输出的种种政策,都未在此次峰会上被提及。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峰会开始前的欢迎宴会上称,彼此间无须事事一致,重点是在经济发展等关键领域对齐。
在特朗普的主导下,美国对中亚的传统援助项目大幅缩水,取而代之的是此次峰会上中亚各国与美国企业签订的巨额商业订单。其中,仅哈萨克斯坦一国就与美国达成了超170亿美元的商业合同,涉及飞机、农业、芯片等多个领域的采购。乌兹别克斯坦不仅要在未来三年内向美国航空、关键矿产、农业和信息技术等关键领域投资和采购近350亿美元,更要在十年内投资和采购超过1000亿美元。
在诸多交易中,双方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无疑是重中之重。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但受限于资金和技术,多数资源仍有待开发。这显然成为美国拓展关键矿产供应链的理想选择之一。
有外界分析认为,尽管此次峰会成果看似亮眼,特朗普的诸多华丽言辞也为峰会营造了乐观氛围,但其过于追求美国自身利益的做法,将导致对中亚地区的实质性投资项目减少,难以保证漂亮数字背后不是乌托邦式项目。但对中亚国家领导人而言,当前最重要的是从特朗普的兴趣中尽可能多地获取利益,哪怕只是象征性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