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提质增效,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摘自“十五五”规划建议
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东盟边境出口工程车保税备货仓场站,新车鱼贯而出,驶向不远处的越南。
这些新车来自广西万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开展贸易及报关报检业务的外向型企业,公司做了20多年东盟贸易生意,近年遇到发展瓶颈。“年进出口额长期停留在8000万元左右。”万通公司业务负责人谢乔集告诉记者,传统方式做贸易,痛点多、效率低,公司业务增长缓慢。
特别是物流成本,从国内工厂到东盟目的地,一件商品的跨国成本很难把控。仓储、路线、速度……影响因素很多。“物流占我们整体运营成本的20%以上,影响竞争力。”谢乔集说。
2024年,四处寻“方”的万通公司,遇到了提供数字化服务的广西良平供应链有限公司,双方一拍即合。
“合”在哪些方面?
借助良平公司的人工智能通关平台,数据可以一键提取并填报,报关进入“秒级时代”。“数字化报关,像手机发信息一样简单。”谢乔集介绍,单证制作时间从传统的1至2小时压缩到15分钟,商品归类时间从数小时降至30秒左右,人力成本降低60%,差错导致的额外费用下降90%。
还有智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前店后仓”备货,订单即时响应,解决整车出口周期长的痛点。谢乔集说:“过去一天最多能处理100单车辆出口订单,现在能超过200单。”
物流环节,良平公司挖掘分析万通公司的物流数据,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优化运输策略,减少空驶和无效运输。“量身定制的方案很省心,我们也能用节省下来的资金拓展业务。”谢乔集感慨,像拥有了一名数字化物流“管家”,妥帖周到、降本增效,公司业务迅速增长,去年进出口额突破2亿元。
今年10月底,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这对正在加力拓展东盟市场的万通公司来说是又一利好。谢乔集告诉记者,公司业务已经拓展到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计划在越南开设海外仓,进一步贴近当地市场、提升服务响应速度。“未来几年,我们还要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让进出口额再上一个新台阶。”谢乔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