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推广玉米高产技术体系 超两百万亩土地成为“吨粮田”
来源:人民日报
前不久,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发布整市推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测产验收结果——通过综合验证,全市208.02万亩示范田加权平均亩产达1018.25公斤,实现了超200万亩规模“吨粮田”。
“过去漏水漏肥的沙地,没想到现在玉米亩产能过吨。”通辽市博丰农机农牧业合作社理事长林荣说,“之前种玉米凭经验,选种和播种不够科学,浇水漫灌,产量上不去,也浪费了水肥。”
通辽市是产粮大市,同时也是资源型缺水地区。全市3000多万亩耕地中,有1/3处于沙地,粮食产量提升难度大。如何既节水节肥又增产增收,一直是当地农业发展的关键。
201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少昆团队带着“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来到通辽,构建起了一套包含耕层构建、精细播种、合理密植、滴水齐苗等11项主推技术的技术体系。
“针对密植之后容易出现的问题,技术体系配套了选种、整地、播种、水肥、防治、收获等8个精准技术措施,实现高产不降品质。”通辽市农牧业发展中心粮油作物技术科科长于静辉介绍。
如何高效推广技术体系,成为又一个关键。联合科研单位建立玉米高产研究中心,边研发、边示范、边改进、边推广;完善示范基地体系建设,让新技术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组建社会化服务联盟……通辽市持续推广技术体系。
多管齐下,高产技术很快实现大面积推广。2025年,通辽市千万亩节水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已经覆盖8个旗县区、113个苏木乡镇、1809个嘎查村,共落实1032万亩。截至目前,全市社会化服务覆盖耕地面积已达1225.7万亩,惠及农户25.9万户。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