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4 08:18:50 股吧网页版
在血管中“逆流而上”精确导航 微型机器人“定点送药”实现靶向治疗
来源:科技日报

  医学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发能精准地“定点送药”的微型机器人技术,以实现靶向治疗。现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微型机器人,它能在血管中“逆流而上”精确导航。动物实验中,团队在猪体内和绵羊的脑脊液中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这为未来治疗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杂志。

  全球每年有约1200万人因中风而遭受健康威胁,其中许多人因此死亡或留下永久性损伤。目前治疗中风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溶栓药物来溶解阻塞血管的血栓。然而,为确保足够剂量到达病灶,往往需要大剂量给药,这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鉴于此,团队研发了一种微型机器人,它实际上是一种球形胶囊,由可溶性凝胶外壳构成,内部嵌入了氧化铁纳米颗粒,使其具备磁性,从而能通过外部磁场进行操控和引导。由于人脑血管极为细小,如何在如此微小的结构中集成足够的磁性材料成为一个技术难点。

  此外,胶囊还需具备在X射线下可见的特性。团队选用了高密度的钽纳米颗粒作为造影剂,但其重量较大,增加了控制难度。将磁性响应、成像可见性与精确操控能力集于一体,需要材料科学与机器人工程的高度协同,研究团队历经多年努力才最终实现这一目标。

  团队还开发了一套模块化电磁导航系统,融合了3种不同的磁导航策略:利用旋转磁场使胶囊沿血管壁滚动,实现高精度移动;通过磁场梯度引导,实现定向输送,甚至可“逆流”行进,应对最高达每秒20厘米的血流速度;当遇到血管分叉等复杂结构时,采用流入导航策略,利用指向血管壁的磁梯度将胶囊引入目标分支。

  这3种策略的结合,使微型机器人能够在多种血流条件和解剖结构中稳定运行,在超过95%的测试案例中成功将药物送达指定位置。

  在模型和动物实验中,团队证实该微型机器人不仅能被精准引导,还能够携带治疗所需的药物,如溶栓剂、抗生素或抗癌药物,在到达目标位置后释放。药物的释放机制依赖于高频磁场加热内部的磁性纳米颗粒,使凝胶外壳溶解,从而释放有效成分。

  未来,该微型机器人平台可拓展至局部感染、肿瘤等疾病的靶向治疗。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