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4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近15万亿元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货币政策保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11月13日发布的10月金融数据显示,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贷款规模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专家表示,未来央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支持力度。
·上证指数盘中站上4030点 A股总市值逼近12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1月13日,A股市场低开高走,放量上涨,成交额为2.07万亿元,上证指数盘中站上4030点,创逾十年新高,深证成指涨逾1%,创业板指涨逾2%。市场表现分化,锂电产业链全线上涨,锂电电解液、锂矿、锂电正极、锂电负极、锂电池等板块爆发,整个A股市场超3900只股票上涨,逾100只股票涨停。截至11月13日,A股总市值为119.9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11月13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20亿元,结束连续13个交易日的净流出,资金情绪转为乐观。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市场处于政策和业绩空窗期,指数向上突破关键点位尚需更多催化,市场或仍以震荡为主。
·锂电池板块大涨产业链投资机遇凸显
近期,受产业链供需两旺格局影响,锂电池板块的市场关注度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收盘,万得锂电池概念指数大涨6.40%。分析人士认为,此番锂电池板块强势上涨,是供需两侧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上游磷酸铁锂材料厂满产运行,关键材料价格持续反弹,加之储能市场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共同推动了锂电池行业景气度高企。
上海证券报
·吴清访问法国、巴西金融监管部门并与国际机构投资者代表座谈
当地时间11月10日至13日,吴清访问法国巴黎和巴西里约热内卢,并与法国金融市场监管局(AMF)主席巴贝特—拉亚尼(Marie-AnneBarbat-Layani)和巴西证监会(CVM)代理主席卢博(OttoLobo)、委员科波拉(MarinaCopola)分别举行双边会谈,就法国、欧盟、巴西证券市场监管动态、进一步深化拓展资本市场双边务实合作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再融资市场回暖券商投行业务结构焕新
“手里有活儿了,比去年好很多。”沪上某券商投行部再融资业务团队负责人对记者坦言,和之前相比,今年的业务节奏明显加快。2025年,A股再融资市场的回暖,不仅为上市公司输送了千亿级资本活水,也推动券商投行业务告别“IPO依赖”的粗放模式,迈向“质量优先,协同赋能”的结构焕新阶段。
·创新基因加速转化为增长动能 科创板公司前三季度整体业绩重拾升势
11月13日晚,随着中芯国际、诺诚健华2家多地上市的红筹公司完成三季报披露,科创板592家公司的“成绩单”全部出炉。前三季度,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科创板公司整体业绩重拾升势,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75%。“硬科技”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十五五”时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破局开路、筑牢根基。
证券时报
·中芯国际第三季度盈利抬升北上资金大幅加仓
作为A股晶圆代工厂龙头,中芯国际11月13日晚间披露了半导体行业上市公司“压轴”三季报: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62亿元,毛利率、产能利用率均环比提升,资本支出同比翻倍,北上资金大幅增持。受益于晶圆销量同比增加及产品组合变动,今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171.62亿元,同比增长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7亿元,同比增长43.1%,基本每股收益0.19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95.1亿元,同比增长1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8亿元,同比增长约四成。
·白银价格再次刷新历史投资者不宜追高
阶段性回落后,近期贵金属涨势再起。11月13日,国际白银现货价格突破54美元/盎司,逼近此前10月中旬创下的54.468美元/盎司历史高点。而在国内期货市场上,沪银主力合约盘中再创历史新高,最高报1.26万元/千克。光大期货研究所有色金属总监展大鹏表示,美联储不降息下的经济状况担忧与降息下的通胀担忧推动市场避险情绪,贵金属继续保持偏强走势。值得注意的是,白银本轮表现更加抢眼,金银比呈现快速回归之势,这也表明市场更看好白银向上的弹性。
证券日报
·A股并购涌动新趋势硬科技投资需警惕“时差陷阱”
11月12日至13日,202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顺利召开。此次大会聚焦“价值引领开放赋能——国际资本投资并购新机遇”主题,集结市场核心参与主体,系统拆解A股并购市场新风向,全面解锁国际资本与上市公司融合发展新机遇。并购与融资作为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驱动力,共同支撑起资本市场功能发挥。自《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发布以来,A股市场并购热潮持续涌动。据数据统计,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截至目前,A股市场新增203起重大资产重组项目,交易总价值合计达7650.94亿元。
·AI、出海、长青三大战略驱动腾讯第三季度业绩大增
11月13日,腾讯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重要数据指标稳定增长。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928.7亿元,同比增长15%;经营利润(Non-IFRS)725.7亿元,同比增长18%。具体来看,第三季度腾讯增值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6%至958.6亿元;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1%至362.4亿元;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至581.7亿元。其中,得益于线上支付金额强劲增长,以及线上支付金额趋势改善,商业支付金额增速较第二季度环比提升。整体来看,一系列数据的增长,离不开腾讯在AI、出海、长青三大战略方向取得的积极进展。
·京东第三季度收入达2991亿元持续建设“超级供应链”
11月13日晚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第三季度,京东收入为2991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京东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0.8%,创近两年来新高,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4.4%的历史新高。第三季度,京东的核心零售业务市场地位持续加强,其中,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8.8%,增速约是行业平均增速的4倍;商超品类收入实现连续7个季度的双位数增长;服装鞋帽品类收入同比增速约是行业的8倍。外卖等新业务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4%,环比实现加速增长。受益于持续投入建设的“超级供应链”持续释放创新动能,京东的核心零售业务表现较好,外卖等新业务稳步增长,活跃用户和购物频次保持强劲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