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1月13日,兆新股份发布公告披露,公司通过司法合规程序受让富康矿业所持青海锦泰15%股权,用以抵偿其欠付公司的约3.54亿元债务本金及违约金、交易费用等相关合理款项。此次股权受让后,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公司股权占比至15%,还计划进一步受让多方股东多达约40%的投票权委托,提升公司的资产基数。
凭借近年来在债务重组与战略投资者引入方面积淀的成熟经验与专业能力,兆新股份获得相关国资股东及青海锦泰重要股东的充分认可。目前,多方正积极联动各方债权人,以兆新股份的实践为重要参考,稳步推进青海锦泰后续债务重组及债转股事宜。后续,兆新股份将持续发挥市场运营、合规风控及技术落地核心优势,与各方形成高效协同、优势互补,聚焦“盘活资源、释放价值”核心目标,推动闲置优质盐湖锂资源在一体化模式赋能下焕发生机。
资源禀赋打底一体化模式解锁产业潜力
青海锦泰坐拥450平方公里优质盐湖锂资源,是各方协同发力的核心底气。据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公开数据显示,其钾肥矿区可利用氯化锂给水度资源储量达163.49万吨,按0.8回采系数测算,可采氯化锂储量约130.79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113.84万吨;配套2万吨/年设计生产规模,服务年限长达21.17年,资源规模与品位均位居国内盐湖项目中上游水平。尤为突出的是,矿区晶间卤水氯化锂平均品位达168.87mg/L,较国内部分盐湖平均品位高出40.7%,依据行业工艺规律,品位每提升10mg/L可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约5%,具备显著的开发经济性。
在兆新股份与国资股东的联合赋能下,这一优质资源拟通过“光伏+储能+充电+盐湖提锂”一体化模式加速释放潜力。将通过资金注入、技术升级、管理优化等举措激活项目,构建全链条一体化能源生产体系,其核心逻辑在于实现“新能源后市场+新能源上游资源布局”的战略及营运协同。例如:光伏电站就地转化太阳能资源生成绿电,优先直供盐湖提锂全流程(含卤水开采等核心环节);配套储能系统平抑光伏出力波动,保障生产用电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彻底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导致的生产中断问题;充电设施则为项目作业车辆、运维设备提供绿色动力补给,实现园区能源消费全场景清洁化覆盖。这一模式将构建起“清洁能源生产-储能调峰-绿色消纳-低碳资源产出”的完整产业闭环。同时,通过市场化运营机制,推动产能稳步释放,助力资源优势快速转化为产业优势。
“双碳”机遇+资产焕新碳酸锂景气周期打开增长空间
当前,碳酸锂市场正处于景气上行周期,叠加国家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与“双碳”政策深化的战略机遇期,为兆新股份布局“光储充-盐湖提锂”一体化模式落地带来广阔市场空间。2025年11月初,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稳定在8.6万元/吨,较年初涨幅约10%;行业机构预测,伴随全球动力电池、储能等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未来两年价格将维持在8万元-15万元/吨的合理区间。按青海锦泰1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产能规划,满产后年营收规模有望达8亿元-10亿元,将进一步增厚公司营收与利润水平。
资产结构层面,若此次青海锦泰股权注入将推动兆新股份完成从传统化工资产向高价值新能源资源资产的质变,一体化体系的构建更强化了资产的技术壁垒与可持续运营能力,提升公司抗周期风险能力与长期估值弹性。
兆新股份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完成“新能源后市场+新能源上游资源布局”的垂直竞争战略布局。随着青海锦泰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既能够充分享受碳酸锂行业景气红利,凭借“资源禀赋+一体化绿电赋能+成本优势”的核心壁垒,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游占据重要席位。
展望未来,兆新股份将持续深化盐湖锂资源开发与一体化模式迭代升级,加大技术研发,优化能源耦合效率与生产工艺,提升资源回收率、产品纯度与绿电自给率;同时完善“资源-技术-市场”战略闭环,构建自主可控的绿色产业生态,将青海锦泰项目打造为“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共生、清洁能源与产业效能互促”的行业示范标杆,为国家新能源产业高质量与“双碳”目标落地贡献企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