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二手房更便宜,比法拍房纠纷少,被网友形容为更靠谱的“捡漏”机会,“银行直供房”开始搅动楼市。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处市场估价约200万元的房产,在第三方拍卖平台上以150万元成交,由银行作为出售方直接完成交易。“捡漏”的背后是多家银行加速推进的房产直售业务,在售房产标的超千套,处置速度明显加快。
顾名思义,银行直供房,是指当企业或个人借款人无力还贷时,银行通过债权剥离取得完整产权,随后以业主身份直接出售或出租。
其和法拍房本质一样,都是不良贷款处置。不过和法拍房相比,银行直供房交易过程耗时相对较短、流程相对便捷。
多名金融和地产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银行直供房一直都有,只是规模不大。近年来经济形势,叠加房地产深度调整,银行不良资产率上涨,尤其当前临近年底,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考核压力更大,促使其加快资产处置速度,推出的“银行直供房”明显变多。
对于银行下场楼市,大众情绪不一。有网友认为这是“捡漏”机会,也有人担心“银行直供房”规模若进一步扩大,可能影响二手住宅市场。
一位不愿具名的地产分析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银行直供房尽管增长明显,但整体规模不大、比例不高,而且这类房产大都是二手房挂牌房源,统计上要考虑重叠部分。
结构上,银行直供房和居民家庭的住房关系不紧密,以商业用房居多,基本上是工商户过去做经营贷的抵押物,现在主动把房子抵给银行来偿还债务。“单纯从市场层面看,并不会对二手住宅市场造成明显影响。”
相对低价、纠纷较少
连日来,一连串成交或在售的低价银行直供房引发关注。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兰州农商行在9月底拍卖兰州市城关区铁路东村街道一处125平方米的抵债房产,获拍价为151万元。同期,该小区同面积段户型的挂牌价在180万元-220万元不等。
11月上旬,黑龙江某农商行的抵债资产,哈尔滨市松北区某住宅住房以均价约1800元/平方米被竞买,同期该小区同户型的挂牌价最低为3700元/平方米。
11月11日至12月10日,兰州市皋兰县某房屋进行公开挂牌竞价,拍卖价为39.8万元,建筑面积为132.41平方米,均价约3000元/平方米,低于该小区同户型的交易价4421元/平方米。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银行直供房价格普遍低于市场价15%-25%。但其折价水平仍略低于法拍房。
前述不具名地产分析人士解释,法拍房带有强制色彩,通过法拍来强制变现和偿还债务。“银行直供房可以理解为是企业或个人主动抵偿房产,所以房屋本身的质量更高。即便是归类为不良资产,其本身也是‘拿房抵债’的操作。”
从定价机制来看,两者也有不同。
银行业内人士许逸(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银行直供房上线之前,会综合AI评估、房产交易网站报价以及其他权威机构报价等,得出较为合理的房屋价格,“这个价格一般略低于成交价,差距不会特别明显,并不像网上所说的直降两三成。那些降幅两三成的多是对比挂牌价,而不是成交价”。
时代周报记者登录阿里资产平台“银行清仓”栏目,搜索兰州当地银行直供房发现,安宁区沙井驿街道一处80多平米房产以约32万元的价格出售。同期,在二手房交易平台,附近小区同户型同面积房产总价在20多万元-40多万元不等。
这也印证,并不是所有银行直供房价格都会有大力度折扣。类似的,通观兰州当地银行直供房清单,大体量商业用地基本标注价格,而住宅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标注“欢迎询价”。

图源:阿里拍卖APP截图
不过许逸也提到,银行直供房在交易过程中,因为银行急于出售,客户急于还钱,相较于常规二手房,银行直供房的还价空间比二手房大。
虽然银行直供房的折价程度不及法拍房,但其另一大吸引力在于——有银行风控背书,售后纠纷少。从数据层面来看,银行直供房的产权纠纷率只有0.3%,普通二手房交易的纠纷率2.1%,而法拍房更是高达18%。
不过对有购买计划的买家而言,具体到交易环节,也有一些相较二手房更需谨慎的环节。
比如上述兰州沙井驿街道总价约32万的银行直供房,房产信息介绍中注明“不带看”“竞买标的可能存在被强行占用等瑕疵”“一旦成交,风险和瑕疵概括承受”。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建议,对个人而言,需仔细评估后审慎决策。银行方面,可适时总结银行直接出售房产的经验教训,优化相关流程,争取政策支持(如减免交易环节的税费),加速推进不良资产处置。
规模或进一步扩大
银行直供房主要来源三个方向:一是普通企业或个人申请贷款作为抵押物的房产;二是房地产公司无力偿还贷款或破产重组,银行被动接受尚未出售的房产;三是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抵押的房产,即住房贷款中途断供。
董希淼指出,银行直供房早已有之,但此前规模不大,“近期因为接近年底,不良资产处置考核压力促使银行加快资产处置速度,因此银行直供房有所增多”。
他解释,一方面,目前个人经营性贷款以房产作为抵押物的较多,不少企业贷款也选择以房产进行抵押。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与房产有关的贷款不良率在上升,进而导致银行直接持有的房产数量增多。
此外,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从总量上已经供大于求,其中尤以人口流出地、城市远郊等区域住房供应过剩,量价跌幅较大。直接结果是,房企负债高企、以房抵债增加;个人房贷持有者,或因个人经济问题失去还款能力,或面临房价跌幅较大资不抵债,选择断供。
许逸指出,上述几类银行业房地产不良资产构成中,房企以房抵债、房产抵押的经营性贷款两类占大头,个人住房贷款断供情况在上涨,不过占比最小。
“和大家印象中因经济问题无法支付房贷而选择断供不同,更多时候是因为相关房产降幅比较大、资不抵债了。所以,往往是房价跌幅大的区域、城市,住宅类的银行直供房数量会比较多,比如某些中西部省会城市”。
从银行直供房的类型来看。在兰州从事资产拍卖的马先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目前兰州银行直供房和法拍房中,超八成是商业用房,“个人住宅类套数估计不到两成”。
整体来看,前述三者均推动银行业房地产不良资产增长。另一边,司法拍卖房产效率较低,使得银行推出更多直供房以出清不良资产。
现阶段暂无公开数据显示全国层面银行直供房的总量和构成比例,但从部分银行或省市的情况可见其增势。
据公开资料,在京东资产平台上,兰州银行2024年挂牌直售房产标的达1130个,2025年增至1779个,增幅约50%;2024年上半年以来,四川农信系统出售的房产标的数量超过25000个(未去重),辽宁农信系统累计挂牌直售的房产标的有11000个。
上述受访者皆认为,基于现阶段经济形势和房地产走势等因素,银行直供房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是否会影响二手房市场?
成为靠谱“捡漏”机会的同时,持续增长的银行直供房规模,也引发部分隐忧——是否会影响二手房市场?
根据公开报道,前述兰州当地总价151万元的银行直供房成交后,导致周边二手房挂牌价普遍下调10%-15%。
对此,许逸说,二手房挂牌价和成交价往往存在差异,上述银行直供房成交价格对周边房价影响实际上较小。
雪梨(化名)在兰州持有不同类型房产,包括核心地带均价约3万元住宅,也包括远郊单价几千元的住宅。
她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前者因为稀缺性,同小区只要有一套挂牌出售,就会被秒抢,这类房子的持有者不会担心直供房的影响;后者挂牌量大,而且很难流动,附近有没有银行直供房推出,都在跌”。
前述不具名地产分析人士还表示,银行直供房从规模、占比和结构来看,单纯从市场层面,并不会对二手住宅市场产生影响。而且银行直供房大都本就是二手房挂牌房源,此类市场本质上就是二手房或存量房的概念。
“不过银行和别的房东还是有区别的,银行是金融机构,可以有资产管理的思维。比如对房产进行打包处置,或者朝着银行内部消化、打造人才公寓、打造保障性租赁住房。”
董希淼也认为,银行直接出售作为抵债资产的房产,并非为了进军房地产市场或房地产经纪业务,而是为了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减轻发展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