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1月14日电(崔凯)在经历为期43天的联邦政府停摆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签署拨款法案,正式终结此次关门危机。尽管政府已重返轨道,但积压任务、人力缺口与系统重启的复杂性意味着“正常化”仍将是一个渐进过程。
拨款法案按现有水平为大部分联邦机构提供资金至2026年1月30日,并为农业部、退伍军人事务部、军事建设项目及国会运作提供整个财年经费,同时确保“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获得全年资金。然而,法案未包含民主党核心诉求——延长《平价医疗法案》补贴,两党在此问题上的对立为未来预算谈判埋下隐患。
经济损失与不可逆伤害
停摆对美国经济造成多重打击。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估算,六周停摆使美国第四季度年化GDP增速降低1.5个百分点,其中约70亿至150亿美元经济损失不可逆,相当于一艘航母的造价。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称每周经济损失达150亿美元,而特朗普在签署仪式上称总损失“达1.5万亿美元”。
私营部门损失约6万个工作岗位,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至三年低点。尽管临时拨款通过,但部分损失如航班取消、商业收入下滑等已无法弥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据此下调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速至1.9%以下。
关键领域恢复挑战
随着资金恢复,各联邦机构将迅速重启运作。然而,数万名公务员返岗后将面临大量积压工作,关键公共服务、经济数据发布及社会福利发放的全面恢复仍需时日。
各联邦部门预计将分阶段恢复运营。国务院发言人表示,一旦政府重开,该部门将“立即恢复运作,包括恢复正常人员配置、活动及项目安排”,员工将于下一个工作日返岗。HHS员工亦被通知在法案签署当日即准备复工。非营利组织“公共服务伙伴关系”首席执行官马克斯·斯蒂尔(Max Stier)警告:“所有工作在他们缺席期间不断堆积,这将是一团乱局。”
航空运输系统的恢复更为复杂。尽管停摆结束,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此前因空管人员短缺已在40个机场强制削减航班量。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有信心在感恩节假期前使航空系统“几乎恢复正常”,但分析人士指出,人员调度与航班调整仍需数日乃至更长时间。
对民生影响尤为显著的是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停摆期间,特朗普政府拒绝全额拨付11月食品券资金,导致约4200万受益人陷入困境。虽有16个州依据联邦法院裁决提前全额发放补贴,其余多数州则被迫等待司法结果。政府重开后,未发放地区的资金到位速度将取决于联邦拨款流程及各州支付系统恢复情况,部分民众或仍将经历短期断供。
国家公园与文化机构亦将逐步开放。黄石、优胜美地等主要国家公园在停摆期间仅维持最低限度开放,已出现设施破坏与涂鸦事件。重开后将恢复门票收费并开展损毁评估。史密森尼学会旗下博物馆及国家动物园自10月中旬关闭,其逾60%运营资金依赖联邦拨款,预计将在数日内恢复开放,参照2018–2019年停摆后的重启节奏。
政治僵局与未来风险
停摆暴露美国政治极化加剧。民主党坚持将医保补贴纳入法案,但共和党拒绝妥协,最终8名民主党议员“倒戈”支持共和党方案,才打破僵局。民调显示,50%民众归咎共和党,47%归咎民主党。临时拨款仅覆盖3项年度预算,剩余9项未定,意味着78天后政府可能再次停摆。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图恩承诺12月就医保补贴投票,但未保证支持,众议院议长约翰逊亦未表态,两党矛盾将持续发酵。
全球影响与信任危机
此次停摆亦对宏观经济监测构成干扰。劳工统计局等关键数据机构停工六周,导致9月就业报告延迟、10月通胀与失业率数据采集受阻,可能影响美联储12月10日利率决议的信息基础。
停摆削弱美国国际信誉。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警告,政府信用受损可能触发美元资产重新定价。澳大利亚“对话”网站指出,停摆进一步动摇美国作为全球经济和规则维护者的形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数据缺失迫使政策制定“减速慢行”,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