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高志刚)11月13日,国泰海通发布博泰车联首次覆盖研究报告,给予公司“买入”评级,并设定目标价280.20港元。报告认为,在全球汽车智能化加速背景下,智能座舱赛道持续扩容,博泰车联凭借多重优势奠定增长路径,预计2026年将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2025年8月,中国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渗透率已达41.1%,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市场正从选装向标配加速过渡。得益于此,博泰车联以10.87%的份额成为2025年1-9月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前装标配座舱域控制器第二大供应商。公司客户包括华为、理想、小鹏、阿维塔、岚图、赛力斯等主流新能源品牌。其中,两大核心客户华为和理想2024年的业务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50%。
同时,市场对更高性能座舱的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公司域控制器平均售价从2023年的990元上涨至2024年的2141元,2025年前五个月进一步提升至2257元,成为公司盈利能力改善的重要支撑。
随着海外布局加速,公司国际业务即将迎来实质突破。2025年9月,博泰车联与保时捷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开发下一代面向中国市场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2026年起陆续搭载于多款保时捷车型,标志着公司首次大规模进入全球豪华车企供应链。此外,公司还进入现代、起亚的供应体系,并通过与赛力斯等厂商合作,将座舱方案应用于中国品牌的海外车型,形成“服务全球车企+支持中国品牌出海”的双轨扩张模式。国泰海通认为,该双轨模式将成为公司未来三年最重要的增量来源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AI技术的全面渗透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2025年10月,博泰车联与商汤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覆盖AI智能座舱、大模型技术、人形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将推动座舱方案在语音交互、视觉理解等方面实现升级。同时,公司与地平线机器人正在联合开发集成化座舱驾驶解决方案,推动驾驶决策与座舱体验深度融合。国泰海通认为,此项布局有望为公司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博泰车联业务规模扩大,盈利能力将改善,国泰海通预计,公司2025至2026年毛利率将从12.9%提升至13.5%,2027年进一步升至13.8%。费用端,公司持续优化研发与管理效率,公司未来三年将维持合理的研发投入强度。
展望未来,国泰海通预计公司2024至2027年收入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5%,2026年有望实现全年盈利约4500万元,2027年增至1.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