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年悦记者张雪)11月13日,上海证券报联合南方基金、华泰证券共同举办“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调研行”第十一站走进疫苗创新龙头企业康希诺生物。在现场交流环节,南方基金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朱恒红表示,当前中国创新药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与国际化发展机遇,行业商业模式加速转型,投资价值日益凸显。
朱恒红表示,2025年以来,国家层面及多地政府密集出台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措施,为行业营造了友好的发展环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研发、医保、临床、支付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并首次明确“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重庆、天津等地也相继推出全链条支持政策,推动医疗机构“应配尽配”创新药,有效打通产业落地“最后一公里”。
在政策推动下,创新药企业的资本活力显著增强。朱恒红透露,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企的BD(业务发展)交易首付款金额达241亿元,占同期国内企业融资总额的28%,BD交易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收入来源。中国药企正从过去依赖国内销售的模式,向“国内销售+对外授权”双轮驱动的国际化战略转型。
数据显示,从2020年至2025年8月,中国内地创新药企参与的BD交易总金额从50.6亿美元跃升至417.6亿美元,其中欧美企业成为主要合作方。“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创新药资产的全球竞争力。”朱恒红表示,国家医保局也明确提出要“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
尽管行业前景广阔,朱恒红也提醒,创新药研发仍具有“三高一长”的特点,即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行业普遍遵循“三十规律”。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正成为提升研发效率的关键变量。中国药企在临床前研究环节的效率已显著高于海外同行,研发回报率超过20%,远高于海外大型药企的3.2%。
据介绍,随着审评审批优化、医保支付方式创新和临床应用障碍的逐步清除,创新药从实验室到病床的路径正变得更加顺畅。朱恒红表示,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商业化加速和BD交易升温的背景下,中国创新药行业业绩快速增长的趋势有望延续,投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