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4 14:38:11 股吧网页版
并购基金迎来发展黄金期 专业整合与协同破局成行业关键
来源:证券日报

  近日,晨壹投资管理合伙人刘晓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上表示,受中国经济格局重塑、产业竞争态势演进、企业家代际传承推进及公司治理体系优化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中国并购市场的战略重要性正持续提升。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目前,A股市场累计新增147单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5.54%,直观反映出A股并购重组市场热潮迭起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并购基金作为专业资本运作力量,其在资源整合、资金支持、交易架构设计等领域的核心价值愈发凸显,正迎来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专业角色凸显产业价值

  并购基金是专注于对目标企业进行并购投资的私募股权基金,核心运作逻辑为通过募集资金收购目标企业股权,随后通过重组整合、运营优化等方式提升企业价值,最终通过股权转让、IPO等渠道实现退出并获取收益。在行业快速发展进程中,并购基金的专业角色与独特价值正被市场广泛认知。

  刘晓丹表示,并购基金与投行虽有部分从业者背景相通,但是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并购市场:投行核心聚焦撮合交易、把控监管合规,交易完成后即转向下一项目;并购基金在收购企业后需长期参与运营管理,通过治理优化、运营提升等举措提升企业价值,这一点和企业家经营企业一样,不同的在于基金有退出诉求,最终需要通过并购或IPO完成退出,一般周期在5-6年。而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信任”是交易中最宝贵的资产。

  KKR全球合伙人、中国业务主管孙铮表示,中国并购市场与欧美、日韩成熟市场的核心差异体现在发展阶段上:一方面,中国缺乏大规模并购基金控股的存量被投企业,基金间买卖交易相对较少(但存量资产正逐步积累,未来此类交易有望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中国优质企业多仍由一代创始人掌控,虽面临退休与代际传承问题,但对出售控股权态度较为谨慎,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尚未普遍落地。

  随着A股并购重组市场的持续升温,并购基金正走上台前,中国并购市场已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信宸资本高级合伙人信跃升认为,当前行业核心逻辑是“跨国公司分拆收购+治理与数字化改造+上市公司并购退出”的闭环体系,这一模式能够有效实现资产价值重构与资源优化配置。而并购基金作为专业整合者,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未来将为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双向破局开启优化路径

  尽管并购基金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阻碍,制约了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在刘晓丹看来,当前并购基金行业发展面临不少卡点,但均在优化解决中:如投资端优质标的获取难度较大,多轮次融资项目利益主体复杂,控股权收购谈判难度高;管理端缺乏专业管理能力,在自身管理能力不足时依赖单一管理层,容易形成新的内部人控制。

  上海国投公司副总裁陆雯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国资并购基金一方面体现战略意图一方面用市场化机制赋能企业。但在实际操作中除面临行业共性问题外,还存在独特挑战:一是因并购重组长期限及交易复杂特性导致募资难度较大,即便出资机构给予支持,也存在尽调流程繁琐、决策周期长的问题,期待政策层面进一步完善支持机制;二是行业整合带来的职业经理人选拔与团队协同难题,需在保持团队稳定性与实现整合目标之间寻求平衡,避免出现核心人才流失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刘晓丹提出双管齐下的破解思路:一方面基金要提高自身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投资和投后管理的能力,尤其是逐步建立机构化的运营公司的能力;另一方面政策改革也能引导并购基金的健康发展,比如在并购基金以整体出售为主流退出方式的基础上,依然提供基金IPO退出的可能性,破除地域与税收壁垒,引导险资等无区域限制的长线资本进入并购基金领域,推动统一并购大市场的建设。

  信跃升补充道,并购基金需以专业能力承接地方政府项目操盘需求,既要成为政府产业调整的重要合作伙伴,又要保持自身专业独立性。同时他强调,大型并购项目离不开国资与政府的协同支持,拥抱国资、深化合作是实现项目成功与高效管理的关键。

  展望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刘晓丹表示,并购基金与产业方将形成“合作+竞争”格局,一方面产业方和并购基金可能竞价收购同一标的,另一方面,并购基金的参与有利于优化标的公司的治理结构、减少“创一代”在出售决策中的情感干扰。产业方从基金手里收购资产时,后续整合阻力相对更小,从这一角度来看,并购基金也是产业方重要的合作伙伴。伴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并购基金在资本市场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与产业整合升级。

  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索莉晖任大会并购基金圆桌讨论专场的主持人。她总结表示,无论是基于报表改善的财务性并购,还是产业型并购重组,或者并购基金主导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市场的发展一直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当前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如何做好新的战略布局、产业升级、产品迭代,并购市场将持续活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