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酒类连锁企业河南酒便利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酒便利”)面临易主可能。其控股股东持有的公司51%股份,已被法院查封,12月将进行司法拍卖。若本次司法拍卖成功且完成股份变更过户手续,酒便利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化。
自2024年9月起,实控人余增云失联、涉嫌集资诈骗被刑事立案调查,酒便利由此受到波及,遭遇续贷困难等问题。而且2024年,酒便利出现逾1亿元大额亏损。在此困局下,酒便利期待引入战略投资者,找到新东家接盘,摆脱余增云事件的不良影响,改善资金流状况。不过,截至目前,此次司法拍卖无人报名,酒便利能否等来“接盘侠”尚未可知。
51%股权将拍卖
据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信息,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将于12月8日10时至9日10时,对酒便利控股股东河南侨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侨华”)持有酒便利3831.2119万股股份(占其所持股份的96.26%,占酒便利总股本的51%)进行公开拍卖。
此次拍卖标的物共3份,分别为河南侨华所持有的酒便利2238.5517万股、1365.8188万股、226.8414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股份,市场价分别为5604.17387万元、3419.30277万元、567.89336万元,起拍价分别为3922.9218万元、2393.512万元、397.5254万元。

河南侨华持有的酒便利部分股份将进行司法拍卖。 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截图
此次司法拍卖,源于河南侨华为融资提供的质押担保。2023年1月至9月,河南侨华分3次将所持酒便利股份质押给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共计3831.2119万股,用于河南侨华以及其母公司浙江侨华商贸有限公司向银行进行融资提供质押担保。后由于河南侨华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判决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有权就河南侨华所持上述酒便利股份,以拍卖、变卖该股权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酒便利称,目前上述司法拍卖事项尚在公示阶段,后续可能涉及竞拍、缴款、法院执行法定程序、股权变更过户等环节,拍卖结果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截至11月14日,3个标的物均为0人报名。
目前酒便利前五大股东中,河南侨华持股52.98%,二股东杭州跃梦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0%,酒便利监事会主席仝伟、河南旭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河南朴年商贸有限公司持股5.57%。
酒便利提示,若本次司法拍卖成功且完成股份变更过户手续,河南侨华持有的酒便利股份数将变更为148.7861万股,占酒便利总股本的比例为1.98%,酒便利控股股东、实控人将发生变化。
从“资本宠儿”到“续贷难”
酒便利创立于2010年,采用“互联网平台+呼叫中心+实体门店+20分钟配送”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运营模式。作为较早一批从事酒类即时配送的连锁品牌,酒便利一度受到资本青睐。
天眼查显示,2015年至2018年3年间,酒便利共有7个融资记录,最大一笔为2016年1月联想控股投资的4亿元B轮融资。2016年8月,酒便利在新三板挂牌,门店拓展至北京、陕西、浙江等地。最后一笔融资发生在2020年12月,河南侨华作为投资方参与股权融资,但未披露金额。
随后,河南侨华通过“买买买”,成为酒便利控股股东。2021年11月,河南侨华与酒便利第二大股东佳沃集团达成协议,以2.98亿元的价格收购佳沃集团拥有的全部酒便利股份。收购完成后,河南侨华拥有酒便利29.80%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2022年3月,河南侨华与酒便利创始人王雪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王雪将其持有的785.25万股股份对应表决权委托给河南侨华,占总股本10.45%。河南侨华合计控制酒便利40.25%股份的表决权,酒便利控股股东由王雪变更为河南侨华,实控人由王雪变更为余增云。
然而,河南侨华入主酒便利之后的几年间,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对酒便利而言,盈利成为一大难题。
财务数据显示,酒便利2014年至2017年营收逐年上涨,从1.60亿元上涨至6.57亿元,但同期连续亏损,直至2018年才实现扭亏。而2019年,公司净利润出现腰斩。2022年,公司又陷入亏损。2024年,酒便利实现营业收入16.79亿元,同比下降3.77%;净利润为亏损1.09亿元,同比下降468.03%。这是其2023年扭亏后再次陷入亏损,并创下近10年最大亏损。对于营收下降,酒便利称,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团购业务收入下降。
尽管余增云未在酒便利担任职务,但自2024年下半年,余增云失联、涉嫌集资诈骗被刑事立案调查,本就陷入业绩困扰的酒便利更为被动。该公司2024年年报提示,受公司实际控制人上述情况的影响,公司出现金融机构续贷困难、经营活动现金流紧张、供应商货款延迟支付(应付账款年末余额由2023年年末6718.11万元增加至2024年年末11512.79万元)等情况。
2025年6月,酒便利在关于2024年年报问询函的回复时提到,“目前余增云已经被刑事立案,且潜逃出国,其国内资产已悉数被司法冻结,丧失偿债能力。”实控人失联及涉及刑事案件给公司融资带来非常大的压力,银行贷款续贷工作进展不及预期。2025年1-4月,其销售订单同比下降8.89%,酒便利给出的解释之一即是“续贷工作不及预期造成部分商品缺货,影响销售业绩”。
然而,在9月关于年报二次问询函的回复中,酒便利再次披露,“现阶段公司受实际控制人失联及被刑事立案调查事件影响,融资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等待“接盘侠”
“在新实控人确定前,公司资金流状况预计会持续相对紧张的状态。”在6月的年报问询函回复中,酒便利还曾透露出对新投资者的期待。
实际上,在2024年年报中,酒便利就提到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计划,在杭州、郑州两地专班的指导下,公司成立战投引进小组,专人负责与有意向的战投方进行对接洽谈。公司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双向结合,先后对接产业资本、财务资本、互联网平台等多类型潜在投资者,并设计平衡短期资金需求与长期控制权安排的交易方案。然而,此事尚无下文。
酒便利方面还作出多项调整,包括管理层调整,2025年5月任命老将张立为总经理。货源方面,酒便利将大部分名酒的采购,从品牌方直采调整为从经销商处采购。由于品牌方采用预付款需要大批量打款进货,资金要求高,从经销商处采购付款方式为货到付款或账期付款,资金要求灵活,“采用资金压力更小的经销商采购方案符合目前公司的发展现状”。此外,酒便利的即时配送服务由门店人员配送改为第三方配送,门店人员专注销售。
酒便利还通过出售子公司“回血”。2025年1月,由于经营期限到期,酒便利宣布,拟以307.06万元将控股子公司驻马店酒便利商业连锁有限公司的40%股权转让给李旭,拟以92.12万元将驻马店酒便利的12%股权转让给李晶旭。6月,此次股权转让完成,酒便利退出股东之列。
在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转折期、库存高企、价格倒挂多重压力下,酒便利自身面临业绩扭亏压力,能否吸引投资者接盘?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酒便利能获得新实控人进入,甩掉历史包袱,切断原问题实控人的风险关联,可以为后续稳定经营提供支撑。
酒水行业研究者、千里智库创始人欧阳千里对新京报记者分析表示,酒便利有可能吸引国资入主。“酒便利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目前价值被低估。另外,酒便利拥有完善的供应链系统,比如茅台代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