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4 14:58:51 股吧网页版
采暖季多方备战忙 能源供需总体平衡
来源:经济参考网

  近日,全国多地陆续迎来采暖季,能源保供也步入迎峰度冬关键期。记者获悉,相关部门已做出部署,提前备战打出保供组合拳。煤电、油气企业开足马力增产,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增添绿色支撑,电网企业加快迎峰度冬工程建设,预计供暖季期间能源供需总体平衡。

  “家里的暖气片已经热了。”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李女士明显感觉到室温的变化。11月7日起,北京市开始供热系统试运行,正式供热将于11月15日开始。

  本周,全国大范围的集中供暖将正式启动,季节性用能高峰即将到来。让老百姓温暖过冬,煤炭的充足供应至关重要。

  连日来,华能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灵露煤矿原煤日产量稳定在1.2万吨左右。“综采队着力优化回采工艺,推行多轮次、隔支架均匀放煤,在实现增产高产的同时,严格控制煤炭灰分与水分,提升热值。”该矿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前,我国原煤生产增速加快。1至9月,全国规上原煤产量35.7亿吨,同比增长2%,10月以来,全国煤炭日均调度产量持续处于120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

  记者注意到,采暖季开启前,多地、多企业就加紧推进煤炭储备和机组改造工作。以国家电投为例,目前全系统电煤库存1950万吨,可用天数47天,保供机组日均非停容量占比和出力受阻率实现同比好转,为今冬明春安全保供多发电、多供暖创造良好条件。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的2025-2026年供暖季能源保供视频会议信息显示,近年来我国能源安全保供能力不断增强,为供暖季能源稳定供应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9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加5.6亿千瓦。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2.2亿吨以上的较高水平,可用天数约35天。

  与此同时,天然气资源准备也较为充足,调峰储气能力持续增强,夯实了冬供“底气”。

  截至11月10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储气库群已完成2025年度注气任务,注气量同比增加8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天然气净化总厂遂宁净化公司7列净化装置也全部具备进气条件,做好了冬季供气准备。

  中国石化持续推进增储上产,全力筹措保供资源,提前做好调峰保畅应对。今年供暖季,中国石化预计向供区市场供应天然气资源较上一供暖季增长4.4%。

  此外,风电、光伏、地热等新能源正为保供提供更多绿色支撑。

  鼓励在纺织、医药、造纸、食品加工等用热(冷)需求旺盛的产业园区,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多能耦合综合供能站;科学布局地热能供暖;积极探索地热能、风光、生物质及传统化石能源多热源互补高效利用……国家能源局前不久印发的《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有序推动新能源供热供暖应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9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6.5%。其中,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有望达到18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上升至46.5%左右。

  让更多绿电穿越山海、点亮万家灯火,电网建设也要跟得上。面对即将到来的供暖季用能高峰,国家电网公司正加快推进迎峰度冬工程建设,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与供电保障能力,全力保障迎峰度冬电力的可靠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供暖季,数智化等新技术成为保障能源生产供应的重要助力。

  华能扎赉诺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灵泉煤矿通过远程供电供液系统,实时智能监测压力、流量及漏液情况,实现自动报警保护,有效减少了工作面支架等待时间和设备移动频次,故障率较以往下降80%,全力确保设备在冬季煤炭供应中发挥最大效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预计,供暖季期间能源供需总体平衡,民生用能保供稳价和群众温暖过冬有保障,但受极端天气多发、国际形势复杂等影响,仍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

  “2022年-2025年我国雨带和覆冰逐年北抬,华北、东北等地冬季出现大面积输电线路覆冰灾害情况可能性增大。”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张燕秦说。

  按照部署,下一步,各地区、有关企业将稳定能源生产供应,确保各类电源应开尽开、稳发满发,充分发挥风电、光伏的电力电量支撑作用。同时,抓好能源中长期合同履约,全力做好高峰期能源保供。进一步提高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水平,重点保障好北方集中供暖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的用煤需求。保持对存煤15天以下的电厂动态清零。此外,重点保障民生采暖用能,提升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应对水平。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