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至14日,2025年花旗中国峰会在上海举行。在媒体圆桌环节,花旗全球首席经济学家Nathan Sheets、花旗全球研究团队主管Lucy Baldwin、花旗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分享了对全球宏观经济和中国经济的观点。
近年来,全球经济在多重挑战下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Nathan Sheets表示,花旗目前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2.7%,略低于2024年的2.8%。
当前,全球通胀呈现逐步回落趋势。基于通胀表现和关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全球央行普遍采取降息策略。Nathan Sheets介绍,在花旗追踪的30家主要央行中,大部分央行今年采取了降息举措,日本和巴西央行年内进行了加息。总体来看,预计明年各大央行也会继续采取降息策略。
聚焦中国经济,余向荣看来,“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未来中国经济规划了新的主线:一是科技自立自强,二是供需再平衡。在地缘政治格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科技自立自强,符合市场预期,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他认为,政策层面更重要的变化在于务实地推进经济再平衡,即供给端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反对“内卷式”竞争,需求端要求居民消费率“明显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更加优化更可持续。
余向荣强调,在前三季度GDP实现5.2%的增长的基础上,相信中国全年5%的GDP增长目标可以实现。明年是“十五五”的开局之年,预计明年增长目标还是维持在“5%左右”,目前花旗对2026年的基准预测为4.7%。
在宏观政策方面,货币政策端,花旗预计2026年人民银行将降息20个基点、降准50个基点。相较而言,余向荣认为,财政政策明年仍将发挥主导作用,并保持一定的扩张性。预计一般公共预算赤字为GDP的4%,其中民生支出占比将有所提高;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1.6万亿元,比2025年高0.3万亿元,用于支持“两重两新”;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4.9万亿元,其中4.1万亿元用于支持经济增长(比2025年高0.5万亿元),8000亿元用于地方政府化债。综合来看,预计2026年用于稳经济的广义财政赤字规模将达到11.8万亿元左右,相当于GDP的7.9%。
余向荣称,明年中国外部形势预计会较今年改善。鉴于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以及出口网络的多元化,预计明年中国出口在高基数的基础上仍将保持正增长,净出口仍将是中国增长的关键驱动力。Lucy Baldwin也提到,中国的出口表现依然强劲,展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
基于上述判断,花旗看好“做多中国”的市场潜力。Lucy Baldwin表示,花旗非常看好中国股市。中国已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领域建立全球领先优势,而AI领域也有望复制这一路径。
人民币汇率也展现积极信号。余向荣预计,从外部形势改善、中美利差收窄、跨境资金净流入等因素考虑,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步形成,人民币汇率或将迎来更大波动、呈现升值趋势,7或是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一个测试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