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金山到洛杉矶,从阿布扎比到迪拜,无人驾驶正在给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活带来颠覆性改变。它不只是改变交通、出行,甚至会改变整个社会生态。”

11月13日上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百度世界大会2025,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做出上述表示。
截至目前,百度旗下萝卜快跑每周全无人订单数超25万,全球累计出行服务次数突破1700万次,超越谷歌Waymo,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
作为百度AI能力赋能的重要应用,萝卜快跑在多个核心指标上全面超越谷歌(GOOG)旗下Waymo,正在开启全球Robotaxi的万亿美元市场,成为中国科技出海的又一张名片。
全球市场规模化落地
在李彦宏演讲前,主持人以百度视频生成模型百度蒸汽机的实时生成视频热场。
坐着飞行器的小熊和坐着“萝卜”的小兔,上演了一场别样的“熊兔赛跑”。第一段视频中,坐着“萝卜”的小兔胜出,率先抵达了终点。
现实中萝卜快跑的突围令人振奋。
基于持续的全球规模化部署与关键的商业化突破,萝卜快跑服务网络已延伸至北京、上海、武汉、深圳、香港、迪拜、阿布扎比等全球22座城市。其中,香港九龙东的跨区测试是其适配复杂交通场景的典型案例。自去年12月在香港开启自动驾驶测试以来,萝卜快跑已四度扩区,在右舵左行地区实现技术的快速落地。
大会现场,李彦宏还通过视频连线实时展示了萝卜快跑在阿布扎比的运营实况,无安全员的车辆在街头有序行驶。
与此同时,“技术输出+平台接入”模式,让萝卜快跑得以快速进入海外出行市场。7月15日,其与全球最大出行平台Uber(UBER)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全球多个市场部署数千台无人车;8月4日,又与Lyft敲定欧洲合作计划,2026年将率先在德国、英国落地服务。
10月22日,萝卜快跑还与瑞士邮政旗下的邮政巴士(PostBus)达成战略合作,将于今年12月启动初步车队测试,并最晚于2027年第一季度实现常规化、完全无人驾驶运营,未来还可拆除方向盘。支撑这项服务落地的,是萝卜快跑为AmiGo定制的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驾驶汽车。
而萝卜快跑之所以在海外“广受好评”,核心在于百度长达十二年的技术积累和落地应用实践,尤其是在全球首个L4级自动驾驶大模型Apollo ADFM支持下,萝卜快跑的技术适应性和泛化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能够因地制宜地应对不同地区的交通规则、气候条件与道路特征。
尤其是在安全性方面,相对于人类驾驶员只要考四个科目,无人车“考驾照”需要考100多个项目,且据统计无人车的出险率仅为人类驾驶车辆的1/14。
最近的11月10日,萝卜快跑获得阿布扎比首批全无人商业化运营许可,这是萝卜快跑首次在中国以外地区,启动面向公众的规模化全无人驾驶运营。11月11日,萝卜快跑还与阿联酋自动驾驶出行公司AutoGo宣布扩大合作,计划建成阿布扎比规模最大的全无人驾驶车队。
从北京、上海、武汉、重庆、香港再到阿布扎比、迪拜、瑞士,无一例外,这都是对萝卜快跑的认可。
化身百变移动生活空间
海外广受好评,政要亦青睐萝卜快跑。
此前,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在高峰时段的北京开放道路上试乘萝卜快跑,并在试乘后表示,“非常好,这就是未来!欢迎萝卜快跑来新加坡。”
香港运输署署长李颂恩体验萝卜快跑后亦表示,这将有序地推动无人驾驶汽车在香港的发展和应用,让市民逐渐感受自动驾驶汽车带来的崭新出行体验。
而今年年中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访华,也特意在北京亦庄的Apollo Park试乘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
拉加德彼时畅想,“你可以将它改成美发沙龙、按摩店或者任何空间,让那些时间紧张的人在移动空间中,就能享受服务。”拉加德的畅想与无人驾驶汽车未来的方向不谋而合。
未来的人们出行会是什么样子?萝卜快跑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无人车会成为人们一个全新的、移动的生活空间,带来非常多的新可能。”李彦宏预言道。
在百度的愿景中,人们在Robotaxi上的出行将远不止是出行,而是创造、生产以及个人生活在汽车、在路上的延续,是“第三空间”。无论品尝美食、还是不受打扰地进行创作,Robotaxi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以往在路上驾驶,生活不可避免被按下暂停键;但以后坐上Robotaxi,将会极大解放双手、延续生活。未来,汽车将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升级为可在途中工作、休闲、消费的“移动客厅”或“移动商店”,深刻改变人们对出行时间的利用方式。
“无人驾驶不仅是出行方式的一次变革,更是未来城市的一个起点。它会带来土地价值、居住需求等城市空间的全面重构。以前讲房地产都是location,但是未来这个位置就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这是李彦宏对萝卜快跑、Robotaxi未来生活场景的诠释。
毫无疑问,随着Robotaxi的普及,将重构未来城市空间,带来无限创新的可能。我们将看到流动的办公室、零售店、健康诊所甚至餐厅穿行于城市。这些高度专业化的移动单元,将按需动态部署,重构城市的结构与功能。
更进一步,未来当汽车不再需要司机,也不再需要随处停放时,城市中大量被道路和停车场占据的土地将被解放出来,回归于人。
我们习以为常的、被汽车和道路所定义的城市肌理也将被彻底改写,城市将变得更高效、更绿色、也更人性化。最终,我们重构的不仅仅是空间,更是人类在城市中的生活本身。
百度迎来价值重估
随着Robotaxi在全球市场的规模化落地和普及,百度无疑会在全球Robotaxi竞速中稳居头部。
9月24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2025年“改变世界公司”榜单,百度还因萝卜快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安全性与影响力登榜,这是百度继2019年后再度获此殊荣。
“仅从行驶距离与商业化进度看,韩国无人驾驶技术与中美领先企业的差距已十分明显,萝卜快跑、Waymo及特斯拉(TSLA)是该领域的全球标杆。”此前高丽大学副教授金振奎在“KPAS 2025”上坦言。

而科技女股神“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全球领先的投资机构ARK Invest发布的年度展望报告《Big Ideas 2025》中,提及美国和中国在无人驾驶汽车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谷歌Waymo和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分别是美国和中国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主要贡献者。
到2030年,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美元,全球无人驾驶汽车的数量将达到约5000万辆。
在美国,规模化后的无人驾驶汽车成本将从1.1美元/英里低至0.25美元/英里,催生万亿美元级别的新市场;这一关键突破,还将激发巨大的潜在出行需求,预计市场规模将扩大5-7倍。
萝卜快跑无疑是做大全球Robotaxi蛋糕的核心玩家。
当出行成本降至“人人可负担”水平,公众的出行选择逻辑将发生根本转变,大量曾被价格抑制的消费需求将得到释放,用户会普遍倾向于选择更舒适、便捷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
而这也与国家的战略方向高度一致。
早在2017年,科技部便前瞻布局,支持百度成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自动驾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工信部则明确“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战略路线,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与传统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双向赋能。
萝卜快跑的全球化突破,本质上是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链的集体胜利。百度的全栈AI布局——从昆仑芯,到文心大模型、自动驾驶系统——构建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体系,带动国产传感器、计算平台、高精度地图等上下游企业共同出海。
而今,萝卜快跑已成为继高铁之后中国智能交通技术的又一张“全球名片”,为中国智能交通产业树立了标杆,其输出的不仅是无人车产品,更是一套完整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当下“十五五”规划正在编制,随着政策支持的持续加码、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产业链的日益完善,萝卜快跑及中国无人驾驶产业将从“单点领先”走向“全面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