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1日,易思维(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思维”)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将迎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作为深耕机器视觉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型企业,易思维此次冲刺科创板,不仅肩负着资本市场上一枚新星的期望,更折射出中国高端制造业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步伐。
机器视觉点亮制造业“皇冠明珠”
长期以来,作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中国汽车制造业,对精密、高效的机器视觉系统有着极高需求。然而,在核心设备领域,国际巨头如伊斯拉、伯赛等始终占据主导位置,国产品牌受困于技术壁垒和市场准入双重限制,面临着高价格、服务短板、创新缓慢的尴尬局面。
易思维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格局。自成立之初,公司即专注于以自主可控为目标,聚焦机器视觉产品全链条攻关,推动汽车制造各工艺环节实现从“机械化”到“智能化”的产业跃升。当前,易思维已成为中国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赛道的龙头企业,机器视觉市占率稳居第一。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易思维在中国汽车制造与整车制造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3.7%和22.5%,均位列行业首位,超越伊斯拉、伯赛、海克斯康、蔡司集团等国际一线企业。
强大技术根基:研发创新筑牢护城河
作为国内最早大规模布局汽车制造机器视觉的科技企业,易思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核心团队源自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实验室高水平科研能力,易思维构建了一支251人的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45.89%,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近九成。
近年来,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逾3亿元,形成视觉传感器研制、视觉系统构建、视觉工艺融合三大核心攻关方向,共22项核心技术模块。目前,易思维共获得119项软件著作权、387项国内外专利技术(其中200项发明专利),承担国家、省部、市级重大项目课题,荣膺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21年,经院士专家鉴定,公司“高质量汽车制造视觉检测成套技术及应用”项目整体水平达国际先进,部分核心技术更是达到国际领先,为中国本土品牌跃升全球高端制造舞台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穿透行业壁垒,构建全方位核心能力
在复杂的行业技术生态中,机器视觉融合成像、算法、软件、传感器等多学科,是少数既要“硬技术”也懂“软应用”的高端领域。易思维紧贴客户工艺改革需求,推动技术创新的产品化、产业化落地,成为众多合资、自主、新势力车企及零部件公司首选供应商。公司已实现产品在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电池、压铸六大汽车工艺环节的系统化应用,产品矩阵丰富,覆盖率居首。如一汽-大众、广汽丰田、比亚迪、蔚来、小米、小鹏等主流品牌,均在其下游合作阵列之中。
国际化方面,易思维产品已出口沃尔沃、Rivian等海外车企全球工厂,并进入比亚迪、奇瑞等国产龙头的海外生产基地,形成了国内外全面服务与口碑。在新业务拓展上,公司以轨道交通、航空市场为战略新高地。针对轨交运维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痛点,公司研发列车轮对检测、受电弓检测、车体全景图像检测、接触网检测等系统,均已通过权威机构检测认定,并在杭州、广州、宁波地铁,以及哈尔滨、郑州铁路局成功交付,成为“科技保安全”的重要技术力量。截至今年6月底,轨交运维产品在手订单额高达2923.35万元。面向航空领域,公司也实现了产品落地,将持续为成长注入新动能。
国产替代红利释放业绩高增长跑出“加速度”
随着中国制造业持续升级,机器视觉正处于技术升级、市场扩容的历史交汇点。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持续赋能下,公司业务推陈出新,下游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近三年,易思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23亿元、3.55亿元、3.9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2.59%;净利润分别为538.69万元、5774.67万元和8433.17万元,年均复合增长达295.66%。这一成绩,充分印证了公司高成长性,也展现出国产高端装备制造的强劲势头。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机器视觉作为智能制造核心支撑迎来政策红利。例如,“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不断优化科创企业上市路径,加快资本市场优质企业供给,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孕育、带动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易思维等本土企业积极把握创新主动权,实现国产替代到行业引领的转型。通过打破海外长期垄断,大幅降低国内车企装备成本,同时提升机器视觉产品在汽车制造领域渗透率,有力支撑中国汽车产业链自主可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随着数智化转型加速、下游场景日益拓展,机器视觉在工业、轨道、航空等多元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以易思维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依靠技术积累、研发创新、全方位解决方案和国际化战略,正在引领中国制造业“新赛道”疾驰。科创板上市在即,将为其未来发展注入更为丰沛的创新资本,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技术体系。
“创科技顶峰,绘智能未来。”易思维IPO之路,不只是资本市场的新起点,更是中国高端装备自主创新、国产替代持续推动的生动缩影。随着优质科技企业加速上市步伐,资本市场的“源头活水”必将澎湃推动中国制造跃升新高地,为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