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1月14日电(葛佳明)尽管美国联邦政府史上最长“停摆”日前结束,但在持续43天的政府“停摆”期间,美国核心经济数据采集停滞,关键经济指标未能如期发布,对美联储决策造成困扰。美联储内部对于未来降息决策存在较大分歧,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进一步下调。瑞士百达财富管理亚洲首席策略师兼研究主管陈东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表示,美国10月关键数据面临“断供”,使得美联储无法准确判断美国经济真实状况,后续政策利率路径的不确定性上升。
美联储内部现较大分歧
美国白宫最新表态显示,受政府“停摆”冲击,美国10月失业率及通胀数据或永久无法披露。本周,多位美联储官员就政策前景发表讲话,对12月会否进一步降息表达谨慎态度。根据芝商所(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降息的概率已从一周前的逼近70%降至50.7%。
旧金山联储行长玛丽·戴利(Mary Daly)13日表示,现在判断美联储是否应在12月会议上降息还为时过早。戴利认为:“现在无法下结论说12月一定不降息,或一定要降息,一切都太早了。”她补充称,目前美联储政策看起来“相对中性”。
克利夫兰联储行长哈马克(Beth M. Hammack)表示,她担心若美联储继续降息,市场可能会怀疑美联储将美国通胀降至2%的决心。哈马克强调,“将美国通胀率重新降至2%对美联储的公信力至关重要。”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行长尼尔·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指出,由于美国经济仍具有韧性,他反对美联储10月降息的决定,并对12月是否降息持观望态度。
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则认为,为防止美国经济动能进一步走弱,美联储应在12月继续降息,且幅度“至少为25个基点,50个基点更为合适”。米兰认为,美国通胀指标过于滞后,住房通胀已有所下降,当前政策利率水平过高。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尼克·蒂米劳斯(Nick Timiraos)撰文表示,由于美联储内部出现严重分歧,降息之路正变得愈发扑朔迷离,这种情况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八年的任期内几乎未有过先例。12月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似乎正出现“两种选择”:一是维持利率不变;二是在降息的同时,通过政策指引进一步降低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
多位分析师对新华财经表示,美国10月关键经济数据“断供” 使美联储不得不“盲判”后续利率路径,这将进一步加剧美联储内部的分歧。保德信(PGIM)固定收益首席投资策略师兼全球债券主管蒂普(Robert Tipp)认为,如果要让美联储推进降息政策,不但需要数据配合,鲍威尔也需付出相当程度的努力,才能在缺乏明确数据指引的情况下,协调美联储官员之间的意见分歧。
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加剧
美国经济数据缺失也让市场无法判断美国经济真实状况。分析师指出,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经济周期性下行、政府“停摆”引发的财政收缩、AI投资热潮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
在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看来,当前数据真空期结束后,美国官方发布的就业与消费数据大概率会比市场预期更为疲软。其他就业相关指标已显现持续下滑态势,如 ADP就业数据、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及职位空缺人数等,这些信号均预示着美国经济基本面正持续恶化。
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资深研究员周泓灏认为,美国政府“停摆”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断上升,阻碍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作,亦部分造成了近期市场的流动性紧张。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测算,此次政府“停摆”或令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下滑1至2个百分点。
从中长期看,美国经济的K型结构特征愈发明显,如果美国就业市场继续走弱,通胀压力无法得到有效缓解,低收入消费者的购买力将受到进一步挤压,消费领域的两极分化态势将更为明显。
与此同时,AI投资是否可以长期支撑美国经济走势也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AI已深度捆绑美国经济、股市、债券市场、美联储政策、财政乃至加密货币,这迫使决策者短期内必须维持 AI 相关的市场泡沫与发展叙事,但也让长期金融体系变得更加脆弱和危险。”宋雪涛解释称,美国“全民参与AI” 的态势使得AI领域的任何波动都会通过这一复杂关联链条,引发更广泛的经济动荡。
受美联储后续政策路径以及AI热潮能否持续的不确定性影响,隔夜美股市场全线下跌。截至13日收盘,道指重挫近800点,纳指跌超2%,美股大型科技股普跌,特斯拉跌超6%,英伟达跌超3%。
陈东表示,从全球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美国股市长期以来都处于全球估值最高的水平,对其他国家股票存在明显的估值溢价。未来这种溢价能否继续维持,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