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丨AI企业上市热潮下,股民急寻概念股背后的冷思考
来源:证券时报
日前,一些国内较为知名的AI产业链公司进入IPO前的“临门一脚”阶段,“中国版英伟达”、国产AI替代、国产GPU等光环,让不少投资者的学习劲头和想象力瞬间提升了不少,查看招股书、研读分析报告,向身边“懂行”的亲朋好友请教等。此外,还有不少投资者涌入股吧、互动平台等网络平台求教,以弄清楚哪些已上市公司股票是受益股或“影子股”,以期在二级股票市场上也分一杯羹。
平心而论,在寻找股票市场投资机会的过程中,投资者积极虚心求教的劲头值得肯定,了解更多有助于投资的信息或专业知识,本身就是投资成功路上的重要一环。不过,上述急于寻找概念股的现象,也折射出部分投资者急于短期获利的心态,甚至显得有些“急就章”,而这往往容易得不偿失。
笔者认为,往细处来说,其中的一些风险不容忽视。
一方面,从一些上市公司披露或回复的情况来看,即便相关公司与拟上市的AI热门公司在股权上有一定关联,但多数直接或间接参股比例并不高,多数公司与拟上市的AI热门公司在业务上的关联度也并不太大,实际受益程度普遍较为有限。
另一方面,在AI东风之下,不少概念股或“影子股”此前已累积了较大涨幅,前期股价的相对强势是否已提前反映利好“溢价”,后续买入的投资者能否继续享受股价上涨的红利、甚至沦为高位“接盘侠”,均存在很大不确定性,A股市场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
事实上,投资本身更像一场马拉松,一时的投资成败并不能决定最终的投资结果,投资者还是需要在平时做好功课,以便机会真正来临时更容易察觉并及时抓住。在此过程中,时刻保持冷静理性的投资态度也非常重要,尽量避免被蜂拥而至的狂热情绪所裹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