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1月14日电(李杨加) 近日,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支付系统HUMO与蚂蚁国际旗下全球跨境支付平台“支付宝+(Alipay+)”宣布达成合作,其用户在跨境消费时可直接以当地货币苏姆进行结算,无需额外兑换货币,大幅简化了支付流程。此次合作不仅为当地消费者与商户开辟了全新跨境支付渠道,更打开了该国数字支付领域的“机遇窗口期”。在政策红利、年轻人口与资本涌入的多重驱动下,中企在数字支付技术解决方案、战略投资与商业场景赋能三方面迎来了广阔的出海机遇。
乌数字支付市场高速增长
据咨询公司MordorIntelligence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数字支付占金融科技市场份额的46.2%,是金融科技领域最大的细分市场。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加速成为中亚地区的金融科技枢纽,其数字支付业务呈爆发式增长。乌兹别克斯坦中央银行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5年,乌金融科技企业数量从24家增加到103家,规模增长约4.3倍,其中支付服务企业占比达53.8%,已成为市场主力军。市场交易规模同样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据数据分析平台Statista预测,2025年乌数字支付市场的总交易额将达152.6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进一步升至259.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21%。
在市场格局方面,乌兹别克斯坦主要的本地数字支付系统是国家支付系统UZCARD和HUMO,支持国内无现金交易和转账。在无现金支付方式上主要有两类,一是移动支付。Click、Payme、Oson、Paynet和Uzum是该国使用最广泛的移动支付系统,提供个人转账、企业二维码支付等金融服务。据乌媒UzDaily报道,该国移动端数字支付金额在近三年增长了三倍,从2022年的114万亿苏姆增长至2024年的346万亿苏姆(1元人民币约合1695苏姆)。二是POS终端支付。Visa、Mastercard等国际信用卡和借记卡在城市地区被广泛应用,且使用量在不断增长,主要通过线下POS终端支付进行交易。毕马威调研显示,2021年至2023年,乌兹别克斯坦的POS终端支付交易量增长了50%,从10593笔增至21651笔。
乌数字支付市场发展潜力大
乌兹别克斯坦数字支付领域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其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根据数据分析平台DataReportal预测,到2025年底,乌兹别克斯坦约有89%的人口使用互联网,移动网络连接覆盖率达91.1%,为支付数字化提供了重要基础条件。此外,据全球人口数据网站PopulationPyramid统计,乌兹别克斯坦3700万人口中有近60%在30岁以下,年轻人口比例高,互联网依赖性强,是数字支付的天然受众,有较高的消费潜力。
资本市场的动向进一步印证了该领域的吸引力,据乌媒UzDaily报道,2024年,乌兹别克斯坦吸引了约6950万美元的风投资本,其中约83.5%投向了金融科技项目。不过,当前乌数字支付仍处于发展初期,现金支付在许多场景中仍占主流地位。这一现状也意味着乌数字支付市场尚存广阔发展空间,为中企提前布局、占据有利位置提供了战略机遇。
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推出一系列关键立法措施和开放政策,以完善数字支付生态系统。2019年的《支付和支付系统法》为支付服务提供商提供了全面的法律框架。2020年乌央行发布的《数字银行服务发展战略》为构建可靠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奠定了基础。2023年引入了国家支付系统,据咨询机构GAE统计,引入该系统使非现金交易量增长了35%。2024年10月,乌内阁通过决议,要求央行协同多个部委完成与多个国际支付系统的技术对接,包括PayPal、支付宝、UniPay、Apple Pay和Google Pay等。据乌媒Kun.uz近期报道,为满足Apple Pay等系统的准入条件(允许数据存储在境外云服务器),乌正计划修订其个人数据立法。这将为国际支付服务商进入乌市场提供便利。
中企出海可从三方面布局
业内专家指出,乌兹别克斯坦在中亚数字金融版图中的地位正快速上升,中企出海可从三方面进行布局:
一是技术解决方案与基础设施出海。乌中亚国际研究所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研究部主任达尼亚尔·库尔班诺夫在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上表示,“我们在数字化领域存在依赖技术进口和人才发展不足的问题。中国在尖端科研、数字技术等领域已跻身全球领先地位,数字贸易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中亚合作的重要方向。”通过数字丝绸之路建设,5G网络、移动支付等一系列项目正在加速落地。中企可参与当地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如云服务、安全认证系统等),或通过解决方案本土化改造(如二维码支付、电子钱包等)进一步开拓市场。
二是战略投资与深度合作。当地领先的移动支付平台(如Click、Payme、Uzum)已积累了可观的用户基础,但仍在持续发展和扩张中。对于希望快速切入市场的中国资本和企业而言,参股、合资或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较为高效的路径。一方面能有效规避从零开始的高成本与高风险,另一方面能借助本土团队的运营经验,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潜在市场。
三是场景赋能与商业模式复制。乌兹别克斯坦人口结构的年轻化和对互联网的高依赖性,为电商、线上娱乐、本地生活服务等业态的增长提供了沃土。以腾讯投资的本地数字平台Uzum为例,其打造的“电商+金融科技+物流”三位一体模式已初见成效,值得中企借鉴。在此基础上,中企可将国内已验证成熟的“支付+场景”商业模式进行本地化复制,例如将扫码支付嵌入跨境电商、外卖服务、公共交通等场景,以支付为入口,赋能整个数字服务生态链。
也有专家提醒,随着互联网普及和数字化转型加速,乌兹别克斯坦同样面临网络安全等挑战,同时乌政策法规尚处完善阶段,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乌数字支付发展动态,加强合规管理与风险应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