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幕。此次展会展览总面积40万平方米,设置“国之重器重大装备”“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22个专业展区,预计专业观众超45万人次。

展会现场的巨型机器人模型引来观众驻足本报记者齐金钊/摄
作为全球前沿技术演进的重要风向标,本届高交会聚焦高新技术,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遴选“高、精、尖”技术与产品。此次展会将有近5000家企业,携最新的技术、产品与成果亮相。
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区,记者看到,众多科技公司组成“机器人天团”,全面覆盖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

机器人拳击比赛演示本报记者齐金钊/摄
宇树展台的机器人拳击比赛,吸引了大量参观者驻足围观。傅利叶科技展示了新一代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此外,Unitree B2四足机器人,赛博格人形机器人,国产高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等硬核展品将扎堆亮相。
在“国之重器”展区,40余家央企、国企同台“秀肌肉”,集中呈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突破性进展。
中国海洋石油带来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以及亚洲第一深水智能导管架——“海基二号”,展现深海能源开发的“中国方案”。
中广核重点展示了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我国首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以及“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塔筒维修机器人”等新能源智能装备。
除了各种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外,高交会还致力于打造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本引擎”。据第二十七届高交会组委会介绍,本届展会持续接洽全球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报名及接洽中的投资机构意向投资总额达数百亿元,聚焦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硬科技等领域,覆盖天使轮、Pre-A轮等全阶段的资本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