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白丽斐)商务部等四部门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规范出口许可证申领与发放、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
通知明确,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含180天)的车辆,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指导本地企业补充提交该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内容包括出口国别、车辆信息、提供售后服务的网点信息等并加盖生产企业公章,对无法提供上述材料的车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对于通知实施日前已办理转让登记待出口手续的车辆,要指导企业做好合同履约并有序出口。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商务部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重点规范“180天内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行为,严审车源信息与售后承诺,从源头遏制低价套利和无序竞争,直接阻断“准新车”扰乱海外价格体系,有效抑制价格内卷。新政要求企业提供第三方检测、维修电子档案及目的国准入声明,强化全流程追溯与信用管理,倒逼企业聚焦服务升级——完善海外维修网络、备件供应与质保承诺,推动行业从“拼价格”转向“拼品质、拼服务”。
通知还规范了出口许可证管理,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指导企业规范完整填写出口许可证申报信息,其中车辆品牌、型号、注册登记日期、转让登记待出口日期等内容应与《机动车登记证书》一致。
“对新车而言,严格区分新旧标准、提升车况透明度,既维护了新车出口的合理溢价空间,也避免二手车以‘低价新货’冲击海外新车市场形象;长期看,规范可信的二手车供给将优化海外市场供需结构,助力中国汽车整体(含新车)树立‘高性价比+可靠服务’的国际品牌认知,构建更有序的全球竞争环境,为中国汽车出口突破千万打下良好的出口秩序基础。”崔东树说。
商务部等四部门今年9月就发布公告规范汽车出口秩序,决定对纯电动乘用车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自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记者表示,上述两个政策文件都是通过对出口许可证的管理来规范出口市场秩序。特别是上述通知提出,在持续推动二手车出口健康发展方面,要提升企业国际经营能力和完善出口配套体系。他认为,这将使中国的新能源车出口不仅质量好,还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和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进而树立起良好的中国品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