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4 23:47:41 股吧网页版
扩区获批,“中部外贸第一城”机会来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又一城市迎来综保区扩区。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扩区。对于郑州而言,此次扩区意义非凡:

  不仅因为这是中部地区首个成功扩区的综合保税区,而且此次扩区也使得新郑综保区新增“陆港片区”,实现“空港型”和“陆港型”综保区全覆盖。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是实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

  作为中部第一个、全国第13个获批的综保区,新郑综保区背靠郑州航空港、坐拥富士康等重点外贸企业,汇聚郑州最精华的开放资源。

  今年前三季度,郑州进出口实现迅猛增长,以25.3%增速居于中部万亿城市和TOP20外贸城市双料第一。新郑综保区的助力不可忽视——同期进出口规模占据郑州市的69.2%,增速高达29.3%,居于全国综保区第二位。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外贸再次进入“上升通道”的郑州,此番扩区将如何进一步打开“天花板”?

  今年,郑州外贸在经历多年低增长后,走入“全线飘红”时期。

  回顾过去几年的数据,郑州外贸进出口额增速曾出现剧烈波动。在2020年连续两年出现两位数增长后,郑州该指标一度跌至-8.8%,直到今年一季度,一举增长至37.4%,并到前三季度维持25.3%的增速。

  为何郑州今年外贸逆势增长?该指标近年来又为何出现“大起大落”?新郑综保区无疑是关键原因。

  从细分商品数据来看,今年河南前三季度出口商品中,仅手机一项出口额就达到1386.8亿,约占出口总额的48.6%,且增速高达27.0%;而在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约占进口总额29.9%,其中集成电路一项约占机电产品41.2%,增速也达到7.2%。

  进出口增长均与手机高度相关,很难不令人联想到近年来郑州富士康的新动向。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自2017年起,富士康不断扩大印度业务,一度引发外界对其郑州业务下降的猜测。但从去年开始,富士康先是对外宣布,将在郑州投资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布局电动车制造和固态电池项目;而后多次发布招聘信息,大量招募进厂新员工,“回归”郑州的动向愈加明显。

  这也进一步带动了郑州货运航空的提振。

  今年10月3日,郑州航空口岸出入境货运航班量突破10000架次,成为中部地区首个迈入“万架次”级别的航空口岸。而回顾十余年前,河南定下“货运为先;国际为先;以干为先”的“三为先”战略方针,并推动郑州机场走上中部货运第一,离不开当时富士康的落地。

  同样与富士康脚步同频,郑州机场货运增速出现V型反转。自2022年连续两年负增长后,去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触底反弹,增速回归至35.8%。

  截至11月3日,郑州机场今年货运量已达82.52万吨,提前58天突破去年全年货运量,同比增长24.76%,其中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超47万吨,同比增长超四成,提前两个多月赶超去年全年总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航空标定了郑州外贸的“突围史”。眼下,引领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突破正在推进。

  今年6月,位于郑州航空港的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继去年正式启用以来,郑州国际陆港新片区迎来的又一重要节点。

郑州国际陆港铁路作业区图片来源:大河财立方

  此前,更为当地人所熟知的是位于郑州经开区的老陆港。自2013年首列发车以来,这里已见证了超过1万列中欧班列郑州驶出。

  但正如当地媒体报道,一方面由于老陆港空间已经饱和,另一方面在物流产业、枢纽经济等方面结构性问题亟待解决,河南提出了建设国际陆港第二节点工程的构想,自2022年开始,推动陆港新片区实现“从无到有”。

  与老陆港5.8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相比,新片区规划面积达50平方公里,使空间拓宽9倍之多;更关键的是,郑州国际陆港具备了年100万辆汽车的运送能力和开行5000列集装箱的保障能力。

  这与郑州外贸新支柱颇为契合。

  数年前,当郑州面临外贸增长放缓,摆脱“富士康依赖症”被提上官方日程。新能源车是河南选择的一剂“药方”——2021年,比亚迪落户郑州,短短三年时间,河南新能源汽车产量已从6万辆增至2024年68.1万辆,整车产量突破140万辆,冲进全国“第一阵营”。2024年,郑州汽车年产量也历史性突破100万辆。

  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也成为郑州外贸增长的新引擎。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河南出口电动汽车187.3亿元,增长262.1%;出口锂离子蓄电池13.4亿元,增长8.1%;出口汽车零配件54亿元,增长9.4%。

  一面是传统依赖空港的电子信息产业,一面是与陆港更适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郑州有意推动新老外贸产业的叠加。在推动陆港“异地扩区”的基础上,加上此次新郑综合保税区扩区,郑州将探索推进一种“陆港+空港”双枢纽运作模式。

  在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宋向清看来,这将有助于构建“空铁陆海”多式联运网络,重塑物流枢纽能级。

  一方面,陆港片区紧邻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通过高铁快运示范线与机场形成“1小时物流圈”,国际货邮落地可直接衔接高铁网络分拨全国;

  另一方面,陆港片区作为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加之与青岛、宁波等沿海港口的常态化铁海联运线路,和今年新增“中吉乌”铁公联运特色线路,将形成“东联西进、南北贯通”的国际物流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郑州并非近几个月来唯一获批综保区扩区的城市。

  上个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杭州综保区扩区,新增0.4平方公里空港片区;再往前倒推3个月,7月无锡高新区综保区获批规划调整设立1.11平方公里新片区。

  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秘书长席艳荣指出,上一轮综保区扩区可以追溯至10余年前,此轮获批的几个综保区有几个特点。如郑州和无锡,在全国20年对外开放大势下,成为综保区发展的代表,由于空间逼近极限,需要通过扩围释放潜力。

  “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在席艳荣看来,面对新的全球局势,综保区将更加贴近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使其功能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特点深度结合。

  以郑州为例,作为中部地区的枢纽和中心城市,推进口岸经济、枢纽经济势在必行,而随着空港枢纽建设不断完善,也将带动陆港枢纽发展的需求。与之相契合,在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空港型物流枢纽后,郑州于2022年进一步将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建设收入囊中。枢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扩展综保区功能也紧随其后。

  “按需发展”的要求,也让综保区得以打破过去只能集中在一个片区的做法,探索非邻近区发展。席艳荣指出,这得益于监管技术的发展,使综保区发展更尊重科学规律。

  具体到郑州,在宋向清看来,新郑综保区“空港+陆港”模式与铁陆港的扩区发展,将是郑州从“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型的关键抓手。

  当地媒体提及,郑州国际陆港“过而不驻、流而不聚”的问题明显,比如,郑州铁路枢纽地方运量占比仅有10%,中欧班列郑州本省货源占比仅为30%左右,与成都、重庆等班列本省货源占比50%有明显差距。

  宋向清认为,随着保税政策叠加效应不断释放,将能激活产业升级动能。比如,陆港重点布局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与比亚迪、上汽等整车厂形成“1公里产业圈”。而依托陆港与空港的协同,郑州还打造“保税+跨境电商+国际陆港”融合模式,推动今年前三季度郑州航空口岸跨境电商出口货运量达18万吨,同比激增106.2%。

  对于郑州而言,这也有助于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他分析,去年郑州出口同比下滑31.2%,但陆港通过拓展东盟、中亚等新兴市场,2025年1-10月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增长29%,有效对冲传统市场风险。

  由此,如宋向清所说,通过整合双枢纽资源、创新政策制度、深化产业协同,郑州有望成为内陆地区参与全球供应链竞争的标杆城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