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原子开源欧拉委员会主席熊伟在大会上发布openEuler全球首个面向超节点的操作系统(openEuler24.03 LTS SP3)。他表示,openEuler开启新的5年发展之路,坚定拥抱超节点,坚定拥抱AI,加速全球化进程,为世界提供新的选择。

2025年底将超过1600万套
openEuler是一款由华为发起并支持的开源操作系统,目前由开放原子基金会运营孵化并运营,是华为持续投入开源开放生态的重要成果。
据介绍,开源六年以来,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运营孵化下,开源欧拉社区蓬勃发展,成员单位超2100家,全球贡献者突破2.3万人,用户超过550万。openEuler系操作系统累计装机量预计2025年底将超过1600万套,已经成为中国行业数智化首选操作系统,份额持续保持领先,在互联网、通信、政务、金融、公共事业和能源等行业已实现规模化应用。
面向数据中心场景,开源欧拉社区提供Intelligence BooM全栈开源AI解决方案,支持50+模型微调,通过异构协同推理效率提升10%-30%,具备面向AgenticAI智能体生态快速适配能力,该方案已经在宝德、华鲲振宇等伙伴商用。
面向新型工业自动化领域,openEuler持续演化嵌入式能力,孵化了MICA混合关键性部署、UniProton实时内核、嵌入式虚拟化等核心技术,实现微秒级响应时间。该方案已经在中国南方电网、菲尼克斯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商业落地,有力地推动了OT领域IT化转型。
超节点逐渐成为主流形态
大会发布了openEuler全球首个面向超节点的操作系统(openEuler24.03 LTS SP3)。
熊伟表示,当前,算力基础设施向“超节点” 形态演进已成为业界普遍共识。面向超节点的操作系统,应该具备三个关键特征,包括:全局资源抽象,内存统一编址,设备池化管理;异构资源融合,大带宽低时延通信,实现平等互联;全局资源视图,兼容性接口,原生接口等,以此充分释放超节点算力潜能,加速基于超节点的应用创新。
“基础软件是战略性产业,必须加强自主创新;是生态型产业,必须共创共建共享;是长周期产业,必须长期持续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大会上表示,过去5年,在产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开源欧拉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开源操作系统技术社区之一,持续引领操作系统产业生态繁荣壮大。超节点已经成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部署的主流形态,未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将衔接智能时代的硬件和应用,成为释放算力潜能的核心基石,助力千行万业智能化。
华为公司董事、ICT BG CEO杨超斌在大会上表示,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各行各业,传统服务器集群无法有效满足算力不断增长的诉求。华为已经开放灵衢互联协议2.0,支持产业界伙伴打造基于灵衢的超节点,还将向开源欧拉社区贡献支持超节点的操作系统插件代码,提供“内存统一编址”、“异构算力低时延通信”和“全局资源池化”等关键能力。
此外,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华为与中国电信天翼云在大会上公布联合发展倡议,联手促进技术共建、生态共筑和业务共赢,共同构建操作系统在AI和超节点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竞争力,推进天翼云和开源欧拉生态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