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武斌)“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山西中小企业数量突破120万户,较2020年增长50%;2024年,规上中小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75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营收总量的54.2%,切实发挥了稳增长基础性作用。”山西省工信厅厅长潘海燕在11月14日举行的山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说。

“十四五”以来,山西将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全力推动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
“我们持续完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促进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加强金融支持、推动专利产业化等一系列措施,构建起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梯次衔接的培育机制。”潘海燕表示,为强化财政金融联动,推动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山西对新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十四五’以来,已有超2500家企业享受该项政策。”
走进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生产线整齐排列,机械手来回舞动。工人只需轻点按钮,一件件精密阀门部件便随着数控设备的高效运转逐一成型。通过持续技术创新,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58个品种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10个品种的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这样的企业在山西遍地开花。数据显示,山西有效期内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4946户,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32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2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户。
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山西构建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常态化开展“一起益企”“晋善晋美”四季交流会、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等活动。2024年,山西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获批设立,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我们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通过省级技改资金专项支持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建设智能产线。”据潘海燕介绍,太原、长治、晋中三市正扎实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累计支持1600余户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形成了协同转型的良好氛围,“‘十五五’期间,我们将继续聚焦政策法规、优企培育、公共服务等,加快构建有利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