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北京报道“从统计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虽有所波动,但政策成效仍在继续显现。”11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
当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房地产数据,从数据看,房地产市场仍处调整区间,但商品房销售同比降幅有所收窄。1—10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6.8%和9.6%,降幅比去年同期分别收窄9个百分点和11.3个百分点。
商品房去库存工作也在持续推进,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5606万平方米,比9月末减少322万平方米,今年以来连续八个月减少。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房地产市场还处在新旧模式转换时期,转型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指标会出现波动,对此要客观看待。”付凌晖说。
上海、杭州等6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
10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整体仍在调整过程中。
从新房来看,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3%、0.4%和0.5%,其中一二线城市价格降幅与上月相同。上海、杭州、合肥、沈阳、乌鲁木齐和韶关这六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上海上涨0.3%,环比涨幅最大。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要客观看待房价走势。年轻人导入速度快的城市,普遍房价坚挺,上海、杭州和合肥等城市,成为本轮房价稳中向好的示范性城市。
从二手房来看,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9%、0.6%和0.7%,其中一二线城市降幅均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三线城市降幅扩大0.1个百分点。
严跃进表示,二手房总体处于去价格泡沫的过程中。从买家角度看,当前二手房价格调整后购置二手房的性价比较高,购房者选择面较大,这也使得很多性价比高的二手房去化情况相对较好。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当前高库存中小城市的房价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库存去化周期超20个月的城市,受房企“以价换量”冲刺业绩影响,新房价格环比依然下行。
另外,从58安居客研究院监测数据来看,三四线城市二手房分流强度达37%,为各能级最高,这意味着每3个新房找房客户中就有1人同时关注二手房,叠加人口外流、产业压力等因素,三四线城市成交量价回升压力依然偏大。
总体来看,张波认为,当前一线城市核心板块企稳、二线内部分化、三四线整体承压的态势并未发生变化。11—12月,随着政策托底力度加大、房企年底冲刺,市场预计还将呈现“量稳价弱、分化持续”的特征。
商品房库存连降8月
当前房地产销售也在深度调整中。1—10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19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8%,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9017亿元,下降9.6%,环比看降幅略有扩大,但同比来看,降幅分别收窄9个百分点和11.3个百分点,与去年全年相比也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商品房去库存工作持续推进。随着控增量、优存量等房地产政策措施持续发挥作用,今年以来房地产去库存稳步推进,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5606万平方米,比9月末减少322万平方米,今年以来连续八个月减少。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292万平方米。
严跃进表示,总体上看,最近几年供应层面持续调整,新盘供应整体有所减少。而且今年很多项目都以“好房子”的标准推进,库存结构在持续优化,供求关系也在持续改善。
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在深度调整中,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3563亿元,同比下降14.7%,降幅比前值扩大0.8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幅度有所加大背后,主要是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整态势有所加剧,10月楼市延续调整。
与此同时,严跃进观察到,从一些重点城市来看,开发投资指标保持积极态势,部分城市好地段项目的土地交易积极活跃。尤其是城市更新节奏快、效果好的区域,其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各个环节是积极有序的。
从房企到位资金看,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等积极因素带动下,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收窄,1—10月房企到位资金78853亿元,同比下降9.7%,降幅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收窄9.5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
王青注意到,当前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万亿元,但10月银行对房企信贷投放再度出现同比负增长,显示政策落实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力。
从政策层面看,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快出台实施各项支持性政策,积极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