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5 05:39:20 股吧网页版
天农集团谋港股上市 鸡猪同养如何穿越“畜禽周期”?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蒋政

  被誉为“清远鸡王”的广东天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农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天农集团创始人和高管团队多有温氏股份的从业经历,而该公司搭建起“养鸡+养猪”的业务格局同样与温氏股份类似。并且,截至目前,天农集团营收主要源自生猪养殖。受限于猪周期和鸡周期,天农集团的净利润波动明显。

  该公司正在筹划向下游扩张,拟使用募集资金用于加工肉制品与线下餐饮业务的升级。这种全产业链布局在养殖行业已有实践,也被业内视为对冲周期波动的办法之一。但是该模式对于企业资金、下游销售等能力要求很高。

  多位行业人士提到,我国养殖行业尚未有企业能够真正走通这一路径,实现业绩平稳增长。天农集团需要在资本市场讲好自身成长故事。

  拷贝一个“小温氏”?

  天农集团成立于2003年。起初,该公司以养殖清远鸡为主,后介入生猪养殖。目前已经构建起覆盖育种、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至品牌营销的垂直一体化运营体系。

  天农集团此前曾进行8轮融资,IDG资本、上海清泉投资、天津顺心、广东广垦、贵州中垦均曾参与。但截至目前,上述机构大部分均已退出。在2025年8月的第8轮融资中,公司的投后估值约为56亿元。

  在此次冲击港股之前,天农集团曾在2020年和2022年筹划在A股上市,并在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办理了辅导备案登记,但两次均无疾而终。

  截至目前,张正芬、肖文清、凤天投资、天聚投资、重庆荣汇、清远泉发及清远泉兴合计控制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52.28%,为公司控股股东。

  记者注意到,天农集团创始人以及多位董事会成员系家族亲属关系。且从履历上讲,多位高管均有温氏股份的从业履历。

  其中,肖文清、张正芬夫妇为公司创始人,也是天农集团董事会主席、董事会总裁;董事会主席助理Zhang Pengfei为两人之子;公司副总裁张大立、张勇为张正芬的侄子。

  另外,肖文清曾任温氏饲料事业部副总经理,张正芬曾担任温氏食品集团技术中心技术总监,副总裁张大立曾任太仓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经理,副总裁邓旭清曾任温氏股份科研基地副主任,监事会主席韦壮立曾任温氏股份部门总经理助理。

  而当下天农集团的业务板块也与温氏股份类似,同时布局养鸡和养猪业务。并且,养猪业务板块占据营收的大部分。另外,在养猪模式上,天农集团同样采用“公司+基地+家庭农场”的模式,与温氏股份高度相似。

  天农集团在招股书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2024年出栏量计,天农集团在清远鸡市场的份额达59.3%,超过其他所有中国清远鸡提供商总和。

  事实上,清远鸡只是我国黄羽肉鸡的一种。根据《国际家禽》杂志披露的2025中国黄羽肉鸡企业20强中,温氏股份、立华股份、德康农牧位居前三,天农集团仅位居第九。

  天农集团还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在中国西南部生猪养殖企业中排名第八。

  记者注意到,在生猪出栏方面,天农集团在2024年的销量为140万头。这一数字尚不及温氏股份在2024年11月份生猪销量的一半。该月,温氏股份销售生猪290.8万头。

  整体来看,天农集团的生猪养殖效率更高。按截至2024年年底单头生猪毛利计,该公司在中国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中排名第二。

  招股书显示,该公司在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生猪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1.1%、0.4%、20.6%和18.5%。

  行业人士表示,对于规模猪企来说,生猪销售价格会因销售区域不同而产生很小的差异。影响生猪毛利的核心因素在于养殖成本。

  天农集团并未披露公司养猪成本。记者多次拨打该公司官网电话,始终未能接通。

  记者了解到,大多数猪企并未单独披露养猪毛利,但结合净利率也能看出部分端倪。

  2024年,天农集团的毛利率为18.8%,净利率为18.6%。同期,德康农牧、ST天邦、牧原股份、神农股份的利润率分别为18.26%、15.13%、12.96%、12.30%。

  面临双重周期

  天农集团虽被称为“清远鸡王”,但生猪养殖才是其核心业务。

  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分别为39.52亿元、35.96亿元、47.76亿元和22.21亿元。生猪产品分别占总收入的65.5%、61.6%、67.1%及66.3%,清远鸡及其他土鸡产品占比分别为25.6%、27.6%、22.4%及20.7%。

  众所周知,众多猪企一直都饱受猪周期之困。家禽企业同样存在鸡周期,只不过整体波动不及前者剧烈。这意味着,天农集团须同时应对双重周期。

  多位行业人士提到,天农集团在行业内可类比的企业为温氏股份。

  2021年至2024年,温氏股份营收始终保持持续增长,但其净利润却呈现“亏一年赚一年”的节奏。2021年和2023年,温氏股份分别亏损134亿元和近64亿元。到了2022年和2024年,该公司盈利近53亿元和超92亿元。

  天农集团的表现与此非常类似,其毛利和净利润波动明显。

  2022年至2024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天农集团的毛利率分别为16.3%、1.6%、18.8%、15.5%,净利润分别为3.41亿元、-6.69亿元、8.90亿元和1.27亿元。

  并且,从负债率方面来看,天农集团处于较高水准。

  根据招股书,天农集团资产负债率始终保持在66%左右。2023年,其负债率一度突破77%。

  整体来看,这一负债率在上市猪企中属于较高水平。

  行业媒体猪场动力网日前统计了20家上市猪企在2024年的负债率情况。其中,平均负债率为57.76%,有4家负债率超过70%,有6家负债率在60%至70%。天农集团在该年的负债率为66.9%,处于第七高的水准。

  “在正常情况下,企业负债率不应高于40%。在行业周期处于上行阶段,企业进行快速扩张的时候,负债率最好也不要超过60%。”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徐洪志说。

  更为重要的是,当下生猪行情较为低迷,整个养猪行业面临阶段性亏损。

  中邮研报提到,截至10月31日当周,自繁自养生猪头均亏损89元左右;外购仔猪头均亏损179元。另据多家券商研报预估,当下猪价压力较大,明年下半年猪价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趋势。

  这也意味着,猪企在2025年的盈利水准大概率迎来大幅下滑。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曾多次告诉记者,从全球维度来看,大型生猪企业均为产业链一体化。“我国猪周期长期存在,但养殖环节不足以抵抗市场波动风险。延长产业链,向下游的屠宰和食品布局,可以对冲市场风险。”

  对于天农集团来说,正在积极向下游布局。招股书显示,该公司生鲜及其他产品收入占比已经由2022年的8.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3.0%。

  同时,天农集团此次IPO募集资金用途将集中投向加工肉制品、线下餐饮服务、技术研发等关键领域。具体规划包括建设“天农数智化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并在未来5年内构建多元化的消费生态体系,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拓展以“清远鸡鲜切火锅”为代表的特色餐饮业务等。

  徐洪志告诉记者,成功的下游延伸需要具备强大的资金实力、精细化的运营能力和持续的创新投入,而且必须做好长期目标和短期收益的平衡。

  对于天农集团来说,亟须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寻找到熨平周期的策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