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营摩托车起家的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603129.SH,以下简称“春风动力”)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
“作为春风动力忠实的长期投资者、CFMOTO和ZEEHO的双料车主,真心希望公司发展越来越好,市值攀升更为稳健。但是这次控股股东和一致行动人为了不到10亿元的减持,间接导致公司市值大跌超80亿元(峰值估算),后续有没有计划为股东们带来更好的回报?”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一位投资者向春风动力抛出了上述问题。
投资者的提问引起了外界的关注。而在不久前,春风动力对外发布公告称,其美国全资子公司CFP收到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行动通知》,要求对其从中国进口的UTV/SSV产品(包括UTV与SSV车型)进行归类调整,并追溯补缴税款。截至2025年10月23日,CFP收到的相关账单累计金额达1932.87万美元。
对于税款计提与业绩影响,春风动力相关负责人在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书面回复中表示:“该归类调整属于2025年度新增事项,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做好财务安排,把预计补缴税款计入当期损益。该事件属于一次性的,不会对公司未来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及长期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由于涉及的账单金额及申诉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具体影响以公司后续公告为准。公司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14.15亿元,该税款对公司的财务影响预计很小。”
多元化市场布局应对出海变数
春风动力创立于198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中大排量摩托车、全地形车、新能源摩托车及配套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大型国际化企业。截至目前,公司在全球已设立多个研发中心及生产制造工厂,业务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5000家经销商网点。
据悉,美国、加拿大等市场是春风动力的核心出口目的地,外贸收入贡献较为突出。然而,美国贸易政策波动频繁,加税措施缺乏固定预期,给公司出口业务带来持续不确定性。
对于公司在美国市场的策略调整,春风动力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公司非美市场及两轮、极核等业务板块的稳健发展,美国市场销售目前占比已下降,多元化的市场布局有效应对区域市场风险。“公司仍坚定看好美国市场长期潜力,但也不过多依赖美国市场,后续将持续深化海外基地产能释放、优化区域市场布局,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政策不确定性。”
春风动力在杭州以及泰国、墨西哥的产能布局,已成为其应对市场风险的关键棋子。据悉,三者间灵活的产能调配能力,实现了生产计划的动态优化,是保障供应链稳定的核心优势。
谈及海外基地的布局,春风动力上述负责人阐释了背后逻辑:“海外基地布局的核心是构建多点支撑的全球化制造体系及风险对冲体系,公司提前布局了墨西哥和泰国基地,相对生产基地单一的企业,应对中美贸易风险更具优势。海外的产能提前布局,目前来看,战略意义已经显现。”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除墨西哥、泰国基地的产能布局外,公司正推进美加墨协定认证,同时通过优化全球供应链、提升海外基地本地化率等方式进一步降低关税成本。“依托产品力升级与全球化运营优势,公司能有效抵御行业普遍性的关税政策冲击,维持业务稳定。”
记者注意到,公司挑战并非仅来自美国市场,春风动力在欧洲市场此前也面临着变数。自5月31日起,春风动力与其合作伙伴KTM在五个欧洲关键市场的代销合作画上了句号。
对于上述变故背后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春风动力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KTM代理春风欧洲五国的时间很短,本次与KTM终止欧洲五国代销协议,是我们基于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及欧洲市场实际情况,主动推进的重要决策。目前相关代理商已完成有序切换,不存在自建昂贵渠道以及大量营销成本的情况。从长远来看,此次调整对公司是一次积极变化,能够进一步提升欧洲市场的竞争力,为后续业务发展筑牢根基。总结来说,本次的调整是一次积极的动作,对春风品牌在欧洲独立运作、成长等等,都会有非常多的积极影响。”
押注“电动两轮”谋破局
作为全地形车与中大排量摩托车领域的领军者,春风动力在巩固燃油车基本盘的同时,也在战略性拓展电动两轮车业务,意图将其打造为继传统优势板块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今年4月,春风动力宣布加码核心制造能力,拟在浙江省桐乡市建设“年产300万台套摩托车、电动车及核心部件研产配套生产基地项目”。据悉,上述项目由全资子公司浙江极核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实施,总投资额预计约35亿元,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
极核(ZEEHO)是春风动力旗下的新能源电动摩托车品牌。在强敌环伺的电动两轮市场,春风动力如何平衡销量与利润,避免“增量不增利”的窘境,已成为其严峻考验。
春风动力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电动出行的赛道是一个绝佳赛道,也是有规模效益的赛道。极核一方面以差异化价值应对行业竞争,积极打造‘高颜值、高性能、高智能化’产品,避免低价竞争,保障盈利空间;另一方面,通过规模化采购、供应链协同及产能爬坡,持续摊薄单位成本,缩小与传统业务的盈利差距,形成‘规模增长+利润释放’的良性循环。”
“在达到规模效益的前期,公司战略取舍还是追求市场份额和品牌势能,虽然短期会有一定的利润端压力,但是作为长期战略投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谈及公司将如何平衡“冲量”和“保利”之间的关系,上述负责人表示,“新国标的落地也将为极核带来市场拓展契机,规范化的市场环境为具备技术实力与合规优势的品牌腾出更大空间。”
记者注意到,春风动力今年的盈利质量随规模扩张也同步提升。从基本面来看,春风动力前三季度营收为148.9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10%、30.89%。
对于公司的表现,春风动力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所处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容量,我们坚定看好行业赛道的长期发展。后续,公司将继续推进‘全球化、电动化、智能化’战略,通过深化海外产能布局、拓展多元市场等举措,进一步拓宽增长边界,释放发展潜力。”
高管减持行为引关注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均增长约30%,全地形车新品放量、极核电动业务快速突破,已构建清晰的第三增长曲线;国内摩托车新品迭代与海外市场拓展稳步推进,各项业务成效显著,管理层对公司长远发展充满信心。”春风动力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被问及如何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时,春风动力上述负责人指出:“当前的行业趋势正朝着有利于春风的方向发展:全地形车领域,春风凭借其全球布局与研发实力,将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在摩托车市场方面,随着春风品牌在海外加速突围及国内中大排量市场的稳定表现,行业格局正不断深化;而在电动出行领域,具备技术领先与合规优势的品牌,将赢得最大的结构性增长机会。公司已构建起协同效应明确的品牌矩阵:CFMOTO 涵盖四轮全地形车、两轮摩托车,深耕动力运动高端市场;GOES 作为四轮实用车型品牌,与CFMOTO形成差异化补充;ZEEHO 则聚焦高端电动出行。三大品牌精准覆盖不同细分需求,共同形成竞争合力。”
对于2026年的发展规划,上述负责人称,公司初步规划2026年延续稳健发展态势,核心依托全地形车海外份额提升、摩托车国内外市场同步拓展、ZEEHO电动业务规模化放量。
基于公司稳健的基本面,外界对春风动力高管减持行为提出了疑问。比如在9月18日,春风动力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抛出减持计划。对此,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自上市以来,控股股东的持股总体保持稳定,彰显了对企业长期发展的信心,本次控股股东减持是个人财务安排,且采用大宗交易方式,对二级市场影响小,与公司经营、盈利前景无关。”
在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春风动力董事长兼总裁赖民杰也对此解释道:“公司股东本次减持系基于其自身资金安排作出的决策,该事项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核心业务布局及未来发展规划。公司与全体股东一样,始终期盼股价能客观反映公司内在价值。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受宏观经济、行业周期、市场情绪等多重复杂因素影响,短期走势并非公司经营实力的唯一体现。对于公司而言,做好企业经营是市值管理的核心与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