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牌科技巨头IBM宣布,将在今年四季度开启新一轮全球裁员,波及数千名员工。这一举措并非公司业绩承压的被动应对,而是其战略转型的主动布局,同时也反映出全球科技行业的深层次变革。
IBM此次裁员并非简单的成本削减,其核心目标是向高增长软件和服务业务倾斜。尽管今年三季度公司营收达163.3亿美元,同比增长9%,但业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日益凸显。2024年,IBM高价值软件业务同比增长10%,生成式人工智能(AI)业务更是迅速增长,但咨询业务营收下降2%,基础设施业务也下降7.6%,传统硬件和服务业务成为增长拖累,需要精简人员向高增长板块过渡。此外,全球云计算市场被亚马逊AWS、微软Azure等巨头主导,IBM云市场份额不足5%,其混合云战略在灵活性和成本控制上难以和其他企业抗衡,市场份额持续萎缩,不得不削减相关冗余岗位。
目前,IBM已用AI系统取代了200名人力资源员工,旗下AskHR智能体可以处理80多种HR任务,常见问题自助完成率达94%,大幅减少了对人工的需求。公司需通过裁减重复性、流程化岗位,将更多成本和资源投入旗下watsonx等AI平台研发,并招聘AI领域人才。从全年来看,IBM硬件和服务部门人员大幅缩减,软件与AI部门却同步扩招,这也是其聚焦AI和混合云核心领域的长期战略。
IBM的裁员并非个例,全球科技行业正经历大规模调整。今年以来,全球科技公司已削减近10万个职位,亚马逊、微软、Meta等巨头纷纷加入裁员行列。究其原因,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市场需求收缩,企业不得不裁员以控制成本;行业竞争加剧迫使企业聚焦核心业务,剥离低效板块;加之AI技术迭代引发岗位替代和业务重构等多重因素导致行业洗牌,成为裁员潮的关键推手。Meta为聚焦超级AI研发,裁撤元宇宙非核心岗位;亚马逊用AI替代数万个运营岗,转向效率提升,都印证了这一趋势。
对行业而言,这场裁员潮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市场波动,传统岗位的生存空间持续压缩。对企业来说,裁员节省的成本正源源不断投入AI等战略领域;对员工来说,这意味着传统岗位或将面临技能升级的紧迫挑战。
可以说,科技行业的裁员潮是AI时代产业升级必须经历的转型阵痛。IBM等企业的取舍,凸显了行业向高利润新兴业务转型的迫切性。未来,只有主动进行技术变革,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而对从业者来说,提升自身技能,成为掌握AI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则是应对不确定性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