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环境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国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10月,投资、消费数据虽然增速略有回落,但是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发展韧性增强。受访专家分析,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持续释放红利,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年底前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重点是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投资,进一步夯实经济增长的内生动能。
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从生产需求指标看,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并呈现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特征。
工业和服务业增势平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6.1%和5.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单月数据看,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6%。
“尽管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市场竞争压力上升,但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力实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加大,我国工业生产顶压前行,总体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优化向新向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当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占比提升,体现出产业升级的明显态势。数据显示:1至10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6.1%;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引领支撑作用在增强。1至10月,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2.3%。
“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发展潜力巨大,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前景广阔,未来有望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将有力支撑新动能发展壮大。”付凌晖说。
服务消费增长较快
从消费数据看,服务消费增长较快,新需求不断扩大。1至10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10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3.8%,增速比9月加快2.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贸经司首席统计师袁彦表示,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居民返乡探亲、旅游出行增加,带动餐饮、住宿、文娱、交通等相关消费增长加快。
投资增速有所放缓,投资结构继续优化。1至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较前三季度放缓1.2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剔除价格因素,1至10月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正增长,这表明当前投资仍然对经济增长起到正向拉动作用。
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部分高端行业投资力度加大。1至10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了19.7%,信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32.7%。
“我国投资潜力和空间依然巨大。”付凌晖表示,从产业发展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需要不断增加投资。从民生保障看,教育、医疗、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补短板”投资仍需发力。
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目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1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9月下降0.1个百分点,实现了连续两个月下降。
“在外部不利影响加深、经济运行面临不少挑战的情况下,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重点群体就业继续改善,对于保民生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付凌晖表示。
重点群体就业继续改善。10月,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5%,比9月下降0.2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全部城镇调查失业率水平。
物价也出现积极变化,居民消费价格(CPI)由降转涨。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比9月扩大0.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涨幅扩大。
在付凌晖看来,10月,居民消费价格出现积极变化,但市场需求拉动仍显不足,价格总体低位运行。下阶段,要继续扩大国内需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改善供求关系,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实现全年目标有支撑
展望下阶段情况,受访专家认为,在政策协同发力、高技术产业引领作用增强等因素作用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有望进一步夯实,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概率较大。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效能有望持续释放,高技术产业引领作用将增强,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逐步走稳,预计年底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有望进一步夯实,全年实现5%以上的增长概率较大。
面对外部不利影响加深,国内市场供强需弱的复杂局面,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在王青看来,接下来财政政策在促消费方面会进一步加码,货币政策则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当前我国政府负债率较低,现阶段国内物价也处于偏低水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稳增长方面都有充足的发力空间。
“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将有助于增强经济上行动力。”付凌晖表示,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化,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市场空间逐步拓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具备较多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