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态势持续,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11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了2025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全面看运行:
生产供给继续增长,市场销售持续扩大
会上,付凌晖介绍了10月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生产供给继续增长。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单产持续提高,全年粮食丰收在望,秋冬播进展总体顺利。工业生产总体稳定,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
市场销售持续扩大。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显效,假日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商品和服务零售持续增长。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保持较快增长。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连续两个月下降。
物价出现积极变化。居民消费价格由降转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连续收窄。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效果显现,10月份锂离子电池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行业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2%和0.6%。
转型升级态势持续。10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继续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从出口情况看,前10个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7.3%。
辩证看变化:
投资结构在优化、潜力依然巨大
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5%,1至10月下降1.7%;10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1%。如何看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这些变化?
“前10月,扣除价格因素,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小幅增长,投资实物工作量仍是增加的。”对于投资形势,付凌晖作了分析——
投资增速放缓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投资主体看,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投资收益下降,市场经营主体投资方面决策趋于谨慎。从结构因素看,房地产行业调整对投资增速下拉作用比较明显。
投资增速在放缓,但投资结构在优化,表现在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1至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7%,增速快于全部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25.6%,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我国投资潜力和空间依然巨大。从产业发展看,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增加投资。从区域发展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和乡村全面振兴,也需持续加大投入。从民生保障看,教育、医疗、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补短板”投资仍需发力。
向前看全年:
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具备较多有利条件
当前,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入冲刺阶段。从前10个月数据看,预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尽管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化,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具备较多有利条件。”付凌晖说。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较快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需求潜能继续释放。市场销售稳步扩大,旅游出行、文化体育、网上消费持续活跃。下阶段,做强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继续发力,将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促进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智能产品制造增势较好,前10个月,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54.7%和25.5%。绿色材料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前10个月,生物基化学纤维、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量分别增长18.9%和12.8%。
宏观政策持续显效。今年以来,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紧实施,“两重”“两新”政策发力显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带动需求扩大和生产增加,促进经济循环,对于稳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的看,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支撑经济向好发展的有利因素较多,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付凌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