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连润
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91亿元,同比增长2.9%。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10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下阶段,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积极推动宏观政策持续落地增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促进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生产需求平稳增长
数据显示,10月份,生产需求平稳增长。
生产供给继续增长。付凌晖表示,工业生产总体稳定,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继续保持总体稳定增长。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支撑作用明显。国庆和中秋假期叠加带动相关服务业增长加快,10月份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9%,比上月加快2.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首席统计师孙晓分析,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多数行业、产品实现增长,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市场销售持续扩大。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的销售保持较快增长。10月份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的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3.2%和13.5%。假日居民出行增加,旅游文化等服务消费也在扩大,1-10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
付凌晖认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显效,假日经济带动作用明显,商品和服务零售持续增长。
新需求不断扩大
“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需求不断扩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升级势头明显,有力支撑了经济稳定运行。”付凌晖说。
从消费看,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理念转变,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拓展,数字、绿色、智能产品消费快速壮大,服务消费稳步扩大。
从投资看,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有效投资,高技术领域投资较快增长,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不断扩大,投资质效不断提升。
从出口看,随着我国产业技术实力的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对外贸的支撑作用明显。
此外,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付凌晖表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等行业成长壮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1-10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1.1%和12.3%。
“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发展潜力巨大,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前景广阔,未来有望成为新兴支柱产业,将有力支撑新动能发展壮大。”付凌晖说,下阶段,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具备较多有利条件
从下阶段情况看,付凌晖表示,尽管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化,宏观政策持续发力,市场空间逐步拓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具备较多有利条件。
付凌晖分析,从宏观经济四大指标来看,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没有改变,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需求潜能继续释放,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各项措施作用下,市场销售稳步扩大,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多元化市场拓展不断加力,我国外贸韧性持续彰显。“下阶段,做强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继续发力,将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促进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付凌晖说。
此外,付凌晖表示,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融合,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新产业新动能茁壮成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近期相关部门推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盘活使用地方债结存限额,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和扩大有效投资,同时,出台措施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将有助于增强经济上行动力。”付凌晖说。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总体而言,近期各项经济政策呈现温和发力特征,在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同时促进增长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