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市场长期利率持续走低与资产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交汇期,如何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考验着每一家资管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投研能力。
近日,太平资产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资管机构要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刻把握行业深层次经营逻辑,通过多资产配置的专业能力对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将低利率环境的考验转化为模式创新的动力,在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与支持国家战略中实现高质量跨越,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资管力量。
投资是一场需要耐心和纪律的马拉松
上海证券报: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老百姓应该如何做好资产配置?
太平资产:对于老百姓而言,做好资产配置的核心是转变观念、分层配置、着眼长远。老百姓需要接受一个更加现实的收益预期起点,从无风险利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的视角来思考个人的长期资产配置。通过长期持有优质资产来熨平短期波动,实现复利效应。投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需要耐心和纪律的马拉松,保险资金能够穿越周期,靠的就是这种长期视角,这对个人投资者同样至关重要。
分层配置是关键策略。按照资金的用途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匹配投资工具,比如确保一部分“安全垫”资金,用于应急和短期需求,配置到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一部分“稳定收益”资金,配置到高信用等级债券基金、提供保底收益的分红保险产品等;一部分“弹性收益”资金,通过定投等方式参与到权益市场中,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将复杂而长期的资产管理交给专业的机构,能够更好地提高投资效率和收益水平。
上海证券报: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的重要代表,有着丰富的穿越经济周期经验,险资机构资产配置有何优势?
太平资产:对于保险资管机构而言,核心是立足负债本源,充分发挥大类资产配置的专业性。一方面,深刻理解负债特性是资产配置的起点。充分结合自身管理资金的期限、流动性、风险收益目标等要求,加强对于长期市场走势和趋势的研判,努力降低整体波动、提升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强化穿越周期的资产配置能力。坚持从长期视角出发,提升对于大类资产的定价、筛选和主动管理能力。做好低利率市场环境下的债券配置交易,利用好国债期货等对冲工具,精细化、差异化管理利率风险。深化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重点布局资产质量优良、股东回报稳定的优质上市公司。优化多元化配置策略,研究REITs等新类别资产的配置价值,提升组合风险收益特征,获取大类资产配置层面的超额收益。
权益资产是提升长期回报的关键引擎
上海证券报:应对低利率市场环境挑战,险资机构在固收、权益、另类资产配置方面需要怎样平衡布局?
太平资产:固收资产仍是“压舱石”和收益基础。固收类资产特别是债券具有相对稳定的票息收益和随利率变化的资本利得收益,兼具稳定和波动的双重特性,在久期和现金流方面契合保险资金负债特性。在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一方面要保持债券配置节奏与力度,通过配置长期债券,锁定当前利率、对冲长期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的再投资风险,同时缩小资产负债久期缺口,降低市场风险;另一方面,优选高等级信用债,严控信用风险,同时要拓展多元化收益来源,有效优化组合风险调整后收益。
权益资产是提升长期回报的关键引擎。从长期来看,权益资产是分享经济增长、获取超额回报的最主要方式。配置上侧重基本面扎实、现金流稳定、具备持续分红能力的优质权益资产。如红利资产波动较低、具有稳定股息回报,是保险资金权益配置的重要方向。同时,积极围绕新的经济增长点展开布局,寻找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趋势的成长型标的。为了降低组合整体的波动性,继续优化量化对冲等绝对收益策略,利用好衍生工具降低市场系统性风险,追求更加稳健的组合回报。
另类投资是收益增厚的重要来源。转换传统非标的“高收益”配置思路,把传统非标作为固收类资产的补充和替代,行业上持续布局传统交通、能源、市政等民生行业,加大力度聚焦绿色投资和先进制造业的拓展。
大模型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投研效率
上海证券报:AI等科技工具对资管机构投研能力有何影响?
太平资产:作为首批探索大模型应用的资管机构,太平资产利用“通用型”大语言模型快速覆盖人力所不能及的新闻、财报、公告等内容,识别出市场信息中隐含的风险舆情;利用知识增强的大语言模型完成信息查询、撰写报告、编写代码等工作,减少重复性工作内容;利用多角色智能体辩证地分析市场并给出思考路径和风险提示,最终有效辅助投资经理进行决策。大模型的应用不仅改善了风险防范机制,还大大提升了投研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开放程度的提高,预计人工智能、量化等金融科技工具将在资管机构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应用过程中要更加注意防范相关风险。首先,要遵守监管要求,进行合规性评估和监督,确保模型应用的合规性;其次,要加强安全隐私保护,采用数据脱敏技术、加密方法及安全访问控制是解决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的重要途径;最后,要合理地限制使用范围,大模型仍存在AI幻觉和可解释性等问题,在特定环境下采用定制化模型才能适应当前资管业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