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等部门: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
11月14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含180天)的车辆,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指导本地企业补充提交该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内容包括出口国别、车辆信息、提供售后服务的网点信息等并加盖生产企业公章,对无法提供上述材料的车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对于通知实施日前已办理转让登记待出口手续的车辆,要指导企业做好合同履约并有序出口。
官方回应“加速性能遭禁”系误读实则重新定义安全起步
近日,公安部组织完成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车辆加速性能的条例引发行业热议。根据《意见稿》,乘用车每次上电/点火后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小于5秒的默认工作状态。随后,有关“高性能电车将被一刀切”“国产加速性能从此受限”等话题在互联网迅速发酵,业界更担忧这会削弱国产车对高性能的研发,车企内部也在探讨为何阈值设置为“5秒”。对此,《意见稿》起草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外界普遍理解出现明显偏差。该负责人强调,“默认工作状态”才是这一条款的核心,而非“禁止5秒内加速”。这意味着,一辆车能否具备3秒、4秒甚至更快的加速能力,并未被写入限制;受到规制的,仅是车辆在启动瞬间的动力释放方式。
事关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市场监管总局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
11月14日,记者在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质量强链赋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专题会议上了解到,2024年以来,全国累计实施质量强链项目1724个,解决质量堵点卡点18254个。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中要强化全链条质量管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快构建碳足迹计量标准体系,完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认证制度,推动构建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保、退役回收、再生利用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共同助力动力电池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要营造有利于动力电池产业建圈强链的环境,保障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
福州将暂停实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活动
11月14日,福州市商务局公告,自2025年11月17日24:00起全市范围暂停实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活动,同时于2025年11月21日24:00起停止受理2025年福州市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
我国首艘符合新能源车海运国际新标准运输船完工
11月14日,拥有7000个车位的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动力汽车运输船“太平洋号”(“NOCC PACIFIC”)在山东烟台建造完工,这是我国首条符合新能源汽车运输国际新标准的汽车运输船。
比亚迪:公司储能已为国内外数百个储能项目提供安全可靠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11月14日,比亚迪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储能业务聚焦绿色能源和电化学储能技术,构建涵盖电源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叉车电池和船舶电池等应用领域。公司储能已为国内外数百个储能项目提供安全可靠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新能源产品远销全球6大洲,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亚、南非、智利、沙特等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
广汽集团与阿里云签署全栈AI战略合作协议
11月14日,广汽集团与阿里云正式签署全栈AI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依托广汽在整车研发、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深厚积累,结合阿里云领先的云基础设施与通义系列大模型,广汽将构建覆盖研发、生产、营销、管理及用户服务的AI驱动的全链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