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杨烨)11月14日,一场关乎石墨烯产业未来发展的“诺奖对话会”,在浙江温州拉开帷幕。在2025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上,2010年诺贝尔奖得主、石墨烯发现者之一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中国石墨烯产业奠基人、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冠平,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路线图制定者、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委员、意大利BeDimensional公司科技总监弗朗切斯科·博纳克尔索,正泰集团研究院院长、正泰电气副总裁李乃湖,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杭州高烯科技创始人高超,展开了一场有关石墨烯产业前沿理念与产业实践的深度碰撞。

石墨烯材料产业化“破局”
“中国在十年前便加大对石墨烯技术领域的投入,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今已成为全球石墨烯技术的领军者。”康斯坦丁说,石墨烯技术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电池、电子产品、热管理等多个领域,并通过在二氧化碳捕集、氢能经济等方面的突破,持续焕发新机。
作为中国石墨烯产业的奠基人与一线实践者,冯冠平早期投资过众多项目,坚信石墨烯前景广阔。他介绍,其公司正将石墨烯创新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并在重大疾病的治疗上取得进展。展望未来,他呼吁在持续加大产业投资的同时,不断拓宽创新视野,探索更多新兴应用领域。
正泰集团研究院院长李乃湖认为,当前石墨烯在部分领域已经实现成功的商业化应用,但仍有很多领域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甚至出现材料制备端热、原料端和应用端冷的“中间热、两头冷”的现象。他介绍,正泰从十年前开始从事石墨烯基础研究,并通过“基础研究+三个产业板块”形成闭环,持续推动石墨烯在民用领域的产业化工作。
弗朗切斯科·博纳克尔索表示,石墨烯产业发展需国际间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必须具备相应的产业化以及生产制造能力,才能实现商业和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应用场景空间广阔
在石墨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通过产学研协同加速创新技术向产业转化?对话中,作为杭州高烯科技的创始人,浙江大学教授高超深有体会,“石墨烯作为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和发展机会巨大,全球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中国完全有能力站上全球前列。未来需要不断创新产学研机制,让科研人员不仅是研发主体,更能成为产业化的主体,推动更多全新应用场景落地。”
李乃湖分享了正泰的经验,他认为,高等院校注重知识驱动,企业更关注市场驱动。正泰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成立联合研发中心等形式,将一线的市场需求与高校的研发资源结合,共同推进技术创新以及产品创新。同时,创新的成果也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孵化,持续助力产业化应用。
关于未来十年哪些应用场景值得挖掘与培育?康斯坦丁表示将重点聚焦可持续发展、医疗健康和通信三个方向。他特别指出,目前各种新兴电池技术不断发展,石墨烯都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通信尤其是量子通信方面,随着6G技术的发展,太赫兹频段备受关注,采用石墨烯材料的天线,在太赫兹系统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据其介绍,欧洲已投入大量资源深入研究石墨烯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应用。“我认为石墨烯在医疗健康领域将快速发展,从人工器官、到临床治疗、到新型药物等等,为我们打开了巨大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