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这条发源于河北沽源、流经赤城、最终汇入北京密云水库的生命之河,是首都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作为北京“两盆水”之一的密云水库,其53%的水量来自河北省赤城县境内的黑河、白河和红河。近年来,赤城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首都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持续推进白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系统治理打造“流动的河、清洁的河”
白河流域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赤城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围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三大任务,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治理工程。
自2006年起,赤城县与北京市共同启动“退稻还旱”工程,累计将3.2万亩水稻田全部改为旱作农业,涉及6个乡镇49个行政村。通过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杂粮杂豆及油料作物,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实施有机肥替代、生物农药替代、人工除草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年节约用水3840立方米,年均向北京多输水2000万立方米。
在水质提升方面,赤城县持续实施控源降氮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建设乡镇及农村污水处理设施36座,推动白河干流两侧14519亩耕地实现有机种植,力争3年内实现5万亩沿岸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全覆盖。通过建设湿地、推广有机农业、治理养殖污染等多措并举,白河全年入京水质稳定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部分月份达到Ⅰ类标准。
小流域治理筑牢水源涵养根基
赤城县地处燕山山脉,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0%,是典型的高山水源涵养区。为有效治理水土流失,赤城县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8.5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13条,其中东栅子小流域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称号。
在大海陀、样田、茨营子等乡镇,赤城县通过修建铅丝石笼护岸、浆砌石护坡、沟床清理、河岸绿化等措施,提升河道行洪能力和生态功能。2025年启动的大海陀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覆盖3个行政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预计林草覆盖率将提升至75%以上、拦沙率达90%以上,真正实现“清水下山”。
此外,赤城县还积极推进“五个一”国考断面水质管控机制,在2座国控站点基础上,流域内新建9座小型水质自动监测站,在河道重要支流及桥涵道路建设72套视频监控,不断完善职能监管平台建设,构建起“天上看、地上查、河上巡、网上管”的立体化监管体系,确保白河水质持续向好。
绿色发展探索“因水而兴”新路径
生态保护不是限制发展,而是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赤城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积极探索“水+”多元发展路径,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学习借鉴北京市延庆区GEP投融资模式,在张家口市相关单位指导下,完成样田乡石灰窑村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为全省第三例。在总结此例交易基础上,以大海陀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为突破口,探索“农+文+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真正实现生态资源向生态产品、生态价值转化,为经营主体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在样田乡,依托白河流域优质水源和肥沃土地,发展有机农业和节水蔬菜种植,打造万亩蔬菜种植示范园区。引进龙头企业2家、组建合作社23家,带动种植大户28户,年均销售额超千万元。同时,建设高标准农田5.12万亩,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技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文旅融合方面,赤城县依托白河、黑河、红河、云州水库等生态资源,打造“水美乡村”和“民宿经济带”。样田乡小西沟、上马山等村建设民宿81套,发展采摘园、康养小镇、生态露营等新业态,吸引大量京津游客前来休闲度假。2024年,赤城县白河被评为“河北省幸福河湖”,成为生态旅游新地标。
此外,赤城县还积极发展“水经济”,引进天然饮用水等项目,打造“赤城好水”品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位于大海陀乡的张家口淼淼泓洤水业有限公司,依托白河支流“娘娘泉”水源,建设天然矿泉水生产线,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实现“好水”变“金水”。
机制创新构建长效治理格局
为确保白河流域治理成果长效巩固,赤城县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河长制”向“河长治”转变。全县设立各级河长460名、巡查员1386名,实现县乡村三级河湖管护全覆盖。通过“河掌云”APP实现巡河数字化、问题上报实时化,提升河湖管理效率,实现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
同时,赤城县与北京市延庆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推动上下游、左右岸齐抓共管,形成跨区域生态保护合力。
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生态成果
白河保护不仅是一项政府工程,更是一场全民行动。赤城县通过制定《护河公约》、成立护河志愿队、开展生态教育进校园等活动,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在样田乡、茨营子乡等地,村民主动参与河道清理、垃圾分类、有机种植,形成“人人护水、户户节水”的良好氛围。
“我们祖祖辈辈喝白河水,现在能为保护它出一份力,心里踏实。”样田乡村民刘女士说。她不仅将自家土地流转给有机农业企业,还在民宿打工,年收入翻了几番,守住了绿水青山,也换来了金山银山。
赤城县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责任和担当守护好首都“水塔”,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生态文明的赤城篇章。未来,赤城县将继续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白河流域生态保护,为建设美丽京津冀、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来源:河北省赤城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