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多地相继迎来滑雪季。位于吉林省通化市的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近日全面开启造雪工作,全力迎接2025年至2026年新雪季。“今年我们将在初级雪道上重新设计打造更适合大众的地形公园,并计划改造一条非机压野雪道,更好地满足滑雪爱好者竞技、娱乐体验。”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相关人士介绍。
滑雪热潮带动雪具销售进入旺季。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双十一”购物节相关产品销售量明显提升,仅10月30日晚8点至10月31日,滑雪装备成交额同比增长就超过10倍,其中滑雪单板和滑雪服饰的销量均实现5倍以上的增长。
滑雪度假区食宿消费同样迎来热潮。美团旅行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旬以来,平台上的“室外滑雪场”搜索量同比上涨近900%,“滑雪场附近美食”搜索量同比上涨40%,“滑雪场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涨超20%。其中,“长白山滑雪酒店”搜索量上涨620%,“亚布力滑雪场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涨447%。
冰雪运动持续火热,上市公司积极布局相关业务。三夫户外紧抓北京冬奥会以来居民参与滑雪运动热情高涨的市场机遇,2021年以来新开X-BIONIC品牌店及滑雪店并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在滑雪领域颇受消费者认可,品牌收入实现大幅增加。
华发股份打造的全球规模最大室内滑雪综合体深圳前海冰雪世界于9月29日开始试运营。“场馆内配备有5条专业雪道和2处山形公园,馆内温度全年恒定在零下6°C,为深圳乃至华南地区冰雪爱好者打造‘四季可滑’的冰雪文旅新体验。”华发股份相关人士表示。
冰雪运动迎来长效发展,背后政策持续发力。此前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7年,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冰雪运动更加广泛开展,我国冰雪竞技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主要产业链条实现高水平协调融合发展,在扩大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建成一批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高质量目的地,“冰雪丝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发展迈上新台阶,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