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15 23:27:11 股吧网页版
6张罚单合计1615万元 信托公司合规漏洞亟待修补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孙汝祥 夏欣 实习生 周雨

  日前,吉林信托被当地金融监管局处以罚款30万元。这是今年被金融监管部门处罚的第6家信托公司。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2025年年内,中诚信托、陆家嘴信托、华澳信托、国元信托、吉林信托、雪松信托等6家信托公司,被金融监管部门总计罚款1615万元。其中,最大的一张罚单落在中诚信托,其因10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660万元。

  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监管部门对信托公司的处罚表明,“严监管常态化”的方向已然确立。当前信托业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修补合规漏洞、提升合规管理水平是信托业转型发展的基石。因此,需要制度建设与公司内部治理协同,推动信托公司从根本上提升合规管理水平。

  年内6家信托被罚

  11月4日,吉林金融监管局公布了对吉林信托及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处罚。其主要违法违规行为系以财务顾问费形式收取信托报酬,且收取财务顾问费未向受益人公开。为此,该局对吉林信托公司罚款30万元,对一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

  包括吉林信托在内,年内被处罚的信托公司已达6家,其他5家为中诚信托、陆家嘴信托、华澳信托、国元信托、雪松信托,6家公司合计被罚款1615万元。另有18名相关责任人共被罚款180万元。

  6家被处罚的信托公司中,罚款金额最高的为中诚信托。北京金融监管局10月17日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诚信托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部分高级管理人员未经任职资格核准提前履职,部分风险项目未纳入或未及时纳入风险项目要素表,尽职调查不审慎,项目后期管理不到位,向不符合监管要求的项目、企业提供融资,以投资永续债权的方式变相开展融资类业务,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合格投资者人数突破“资管新规”要求,个人信托贷款业务开展不规范,部分信托计划分级比例超过监管要求。

  对此,北京金融监管局决定对中诚信托罚款660万元,对5名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

  另外两家罚款金额较高的为陆家嘴信托、华澳信托。陆家嘴信托存在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信托项目管理严重不审慎、证券投资信托产品违反监管规定、固有资产五级分类不准确、产品风险信息披露不及时等违法违规行为。青岛金融监管局对该公司罚款420万元,对4名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警告,其中一人并处10万元罚款。

  华澳信托则因资产分类不准确、未足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非洁净转让表内不良资产,违规刚性兑付,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用印管理不规范等行为,被上海金融监管局罚款400万元。另有3名相关责任人共被罚款85万元。

  国元信托因员工行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雪松信托因重要信息系统数据不真实,分别被罚款85万元、20万元,相关责任人分别共被罚款18万元、42万元。

  严监管常态化

  “年内信托公司被处罚不外乎业务违规、人员违规、信息披露不当等,说明信托公司在强化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增武对记者如是总结道。

  “处罚案例暴露了信托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薄弱和合规流程形式化问题。反映出的合规漏洞集中体现在公司治理不健全、风险管理缺失、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到位,以及业务操作违规等方面。”德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康欣对记者强调,暴露的合规漏洞本质是信托业在转型期“重业务、轻合规”的遗留问题,需从制度、文化和执行层面加以修补。

  “随着信托业务从融资类向服务类转型,监管通过处罚倒逼信托公司聚焦本源业务,2025年案例已清晰指向‘严监管常态化’方向。”康欣表示,监管与行业转型互动,是今年处罚案例显现的一大新趋势。

  另一个趋势特点是处罚案由多元化且聚焦核心业务环节。处罚的违法违规行为覆盖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多个领域。例如,中诚信托的案由包括高管任职资格、风险项目管理和尽职调查不审慎等,陆家嘴信托则涉及关联交易和证券投资违规等。

  “早些年处罚多集中于销售违规或报表瑕疵,而2025年案由更贴近业务实质,如华澳信托资产分类不准确、中诚信托永续债权变相融资等。”康欣称,“案由从简单违规转向复杂业务风险,显示监管关注点已从表层合规深入至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此外,处罚幅度差异大,反映了监管精准性。例如,中诚信托案由复杂、影响面广,因而罚款最高(660万元);吉林信托仅涉及收费透明度,罚款较少(30万元)。

  与此同时,康欣表示,所有处罚均涉及相关责任人,如华澳信托3人合计被罚85万元,表明监管从“机构罚”转向“个人罚”,以强化问责力度。

  夯实转型发展基石

  上述处罚案例也表明,在信托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提高合规管理水平仍有相当的空间和很强的必要性。

  “提升合规管理水平是信托业转型发展的基石。”康欣强调,提升信托行业合规水平至少具有三重意义。

  其一,防范风险,保障转型平稳性。“信托业正从非标融资向财富管理、服务信托转型,业务复杂度上升。合规管理能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避免风险事件中断转型进程。”康欣举例道,例如,审慎的尽职调查可能避免不良资产激增、侵蚀资本实力。

  其二,增强市场信心,支持可持续发展。投资者和交易对手对信托公司的信任源于合规记录。而严格的合规管理可提升品牌声誉,吸引长期资金,为转型中的新业务如家族信托,提供客流基础。

  其三,契合监管导向,释放创新空间。康欣认为,当前监管鼓励合规公司试点创新业务,提升合规水平能使公司在转型中抢占先机。反之,合规短板公司可能因监管限制错失机遇。

  “简言之,合规不是成本负担,反而能安全助推转型,帮助信托公司转向高质量发展。”康欣如是总结道。

  王增武也强调,作为受托主体,信托公司的合规管理异常重要,因为这是受托主体是否值得托付的关键。“在个人财富大发展的今天,信托公司塑造自己值得信赖的受托主体地位异常重要。”王增武说。

  实际上,随着信托行业“1+N”制度体系不断建立健全,监管对于信托公司的合规要求随之越来越严密,有针对性的新措施也陆续出台。

  康欣表示,新措施重点聚焦三个方面:一是强化公司治理和人员问责;二是细化风险管理规则,如对资产分类、关联交易设置监管标准;三是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强制公开费用和风险项目。这些措施旨在通过“穿透式监管”堵住合规漏洞。

  “因为监管要求具体化,新措施能部分提升信托公司合规水平,但效果取决于执行。”康欣认为,如果信托公司内部合规资源不足,某些新措施可能流于形式。

  康欣建议,应加强差异化监管,按信托公司规模分类施策,防止“一刀切”。同时采取合规激励政策,如对合规优秀公司减少检查频率,形成正向循环。“当前措施偏重惩戒,未来需增加预防性引导。”康欣补充道。

  “总而言之,制度建设需与信托公司内部治理协同,才能帮助信托公司从根本上提升合规水平。”康欣如是强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