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于今年8月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发布落实《意见》要求的相关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机制,全面支持我国新型工业化深入发展。
深耕产业链金融
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处于工业体系的核心基础环节,具有显著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意见》提出,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引导银行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
建设银行近期发布《中国建设银行支持新型工业化“善建智造”服务方案》。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金良表示,将把更多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高标准打造服务体系,聚焦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推进六大专项行动,为制造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场景的综合金融服务,力争未来3年为各类制造业主体提供融资规模超5万亿元。
中国银行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与综合化特色,进一步优化适配新型工业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中国银行以“商行+投行”“境内+境外”“融资+融智”综合服务,增强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金融供给。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工业领域供应链融资余额及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双双突破2.3万亿元,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中国光大银行推出支持新型工业化金融服务方案,通过40项具体工作举措,全面支持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在服务保障方面,启动“百链千户”供应链专项服务行动,计划新增百条供应链,保障产业链韧性与安全发展,重点加强对重要矿产增储上产的定制化金融服务,提高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金融支持工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有力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人民银行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紧密协作,支持金融机构优化服务,构建多元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意见》落地见效。
推动服务升级
科技型企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创新细胞”。近年来,大型银行突破传统信贷逻辑,探索“看技术、看团队、看未来”的专属授信模式,推动服务从单一信贷向全周期科技金融升级。
信贷支持科技创新力度持续加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7.54万家,获贷率为50.3%,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本外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56万亿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5.8个百分点。
药捷安康(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期遇到了融资难题。中国银行依托科技金融授信模型,综合评估其核心技术壁垒与研发管线价值,批复8000万元授信额度,并联动中银资本参与D+轮融资;同时,中银国际、中银香港提供跨境财务顾问服务,助力企业登陆港股。
“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情况下,银行需要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为科技型企业和重大科技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同时,也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上市制度,通过资本市场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服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在此基础上,各类金融机构还需要充分合作,综合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建设银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尚朝辉表示,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资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难题,建设银行不断创新体系化、系统化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加大布局“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力度,以技术和企业“双生命周期”为主线,深化“商投行一体化”母子协同服务,服务全生态产业科技创新。
丰富融资渠道
科技成果转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投资承销力度、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构建“债权+股权+平台”服务生态,持续丰富新兴产业融资渠道。
金融资源的精准配置是激活科技创新动能的重要支撑。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以来,建设银行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和发行工作。5月份,建设银行发行的首笔科技创新债券正式上市,募集资金将精准投向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大程度发挥金融促进科技创新、撬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效应。
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科技金融是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对于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中行在杭州、宁波、成都等地为优质科技企业提供并购交易融资支持,涉及交易金额超200亿元。加大耐心资本投入,实现18个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试点城市全覆盖,通过AIC股权直投、科创母基金等方式,撬动社会资金为科创型企业提供境内外股权投资超千亿元。
一般来说,科技金融生态圈的第一层主要是创业投资和私募基金;第二层是以政府风险投资和政府引导基金为主的战略性风险投资;第三层是金融体系。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认为,科技金融生态圈的构建应紧紧围绕科技型企业的全方位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风险投资特别是政府引导基金的认证和示范作用,引导更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投硬”。二是要完善我国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力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服务科技企业中的“生力军”和“催化剂”作用。三是健全培育“耐心资本”的市场机制,吸引民营资本、长期社保、商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成为耐心资本,不断扩大支持科技创新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