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中国股市表现强劲,出口持续增长,但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与内生动力不足的挑战依然严峻。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近日表示,“十五五”时期将是中国经济从依赖外需与房地产转向内需驱动与结构优化的重要转折点,而清理历史债务、推动财政改革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成为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任务。
提振消费从养老保障体系入手
过去一年,中国股市走出了一轮令人振奋的牛市行情。陆挺表示,这一变化背后,是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有力推动。去年9月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包括房地产限购限售放松、10万亿元规模债务化解以及长期资金入市等多项措施。其中,约有1.3万亿元“国家队”资金和1.3万亿元保险资金进入股市,构成了股市企稳回升的重要支撑。
陆挺还指出,中国经济当前最突出的结构性变化,是“出口与新房销售”两条传统增长路径的分离。过去5年,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新房销售规模持续萎缩,而出口却保持强劲,年均增速接近8%。中国从低端制造向汽车、机器人、高端家电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尽管出口在过去5年表现亮眼,不过,陆挺表示,中美竞争加剧、全球需求结构变化以及贸易壁垒上升等因素,将使出口年均增速回落至3%—4%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不能再依赖外需来抵消房地产下行的负面影响,内需尤其是消费的重要性将显著提升。
陆挺进一步分析,当前中国消费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低收入群体缺乏消费能力与信心,整体储蓄率居高不下,消费比例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在他看来,若不解决这一问题,即便推出更多补贴政策,也难以从根本上提振内需。
在消费领域,陆挺呼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他认为,养老金改革是提振消费的关键抓手之一,若将1.8亿养老人员月均养老金从244元提升至500元,所需财政支出不到GDP的0.4%,但对边际消费率的提升效果显著。此外,他还建议优化消费税与增值税结构,推动税收体系向消费导向转型。
清理存量房地产债务
在陆挺看来,房地产行业的维稳仍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房地产行业背后积累了大量的非金融债务,包括开发商与建筑企业、购房者之间的“无息债务”,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高额负债。
陆挺认为,“十五五”期间,下决心清理房地产行业遗留的债务问题将是政府政策的关注重点。他建议,应通过中央与地方协同、财政与金融工具结合的方式,逐步化解开发商、建筑企业与购房者之间的非金融债务。同时,推动房地产销售模式向现房转型,建立更现代化的融资体系,增强市场信心。陆挺强调,房地产不仅是“老经济”,更是居民财富的核心载体,其稳定关系到整体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