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转型的巨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浪前行。当国际能源署的报告揭示出3.3万亿美元的全球能源投资总额中,低碳占比高达67%时,一个清晰的信号已然浮现:以太阳能和储能为核心的绿色赛道,正成为全球资本竞逐的“新大陆”。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变革中,中国不仅是最大的能源投资国,其清洁能源支出占比的十年飞跃,更彰显了引领全球的决心。然而,机遇之下,光伏、储能行业周期性波动,仍一波波困扰着行业厂商。如何在这场变局中寻得新机,如何利用投融资工具“烫平”周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11月19日,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由每日经济新闻联合通威集团、永安期货打造的“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暨光伏与储能产业投融资论坛”将启幕。这场汇聚行业龙头企业的盛会,旨在穿透迷雾,共同探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道。
思想盛宴:产业与金融的智慧论道
2025年的光伏与储能产业,正站在一个机遇与挑战交织的历史十字路口。能源结构优化的国家使命与全球资本的热捧,共同将产业推向了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光伏与储能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吸引全球资本的核心引擎。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暨光伏与储能产业投融资论坛”的举办,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论坛,旨在搭建一个高端对话平台,让行业领军者与资本掌舵人齐聚一堂,直面产业痛点,在思想的碰撞中探寻破局之道,共同为产业的可持续未来注入确定性。
目前,企业、投资者在投融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愈发受到重视。其已从企业的“加分项”升级为“必修课”。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吕建中将带来《中国光储产业及企业的可持续商业战略与实践》的主题分享。在绿色生产、循环利用日益成为衡量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时,他的洞察将为企业在ESG时代构筑护城河提供战略指引。
此外,面对新能源消纳这一全球性难题,系统级解决方案的竞争已然拉开序幕。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助理、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邓永康将以其深厚的行业研究功底,解读《光伏+储能:破解新能源消纳瓶颈的全球实践与中国方案》。他的分享将有助于企业理解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系统价值竞争的深刻变革。
在产业整合加速的浪潮中,并购重组已成为企业快速做大做强的关键跳板。通威股份金融总监、通威新能源执行董事邱艾松,将结合通威的实战经验,分享《光伏与储能领域的并购策略与实践案例》,为产业资本如何通过并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跨越式发展提供宝贵借鉴。
圆桌激荡:打通“最后一公里”,构建投融资新生态
如果说主题分享是智慧的深度输出,那么圆桌论坛则是思想碰撞的华彩乐章。本次圆桌论坛以“资本赋能,产业腾飞——光伏与储能投融资新生态构建”为主题,邀请到四位来自技术、市场、金融和研发领域的专家。
蓝丰生化董事、旭合科技CTO路忠林,协鑫锂电首席市场官邓松,永安期货首席投资官吴晓峰,兴储世纪钠电研究院院长苏恒,将围绕全球投融资格局的“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区域分化”等特点展开深度对话。
他们将直面如何弥合新兴市场融资缺口、如何破解国内商业模式单一与投资回报周期长等现实挑战,共同探讨打通资本与产业“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路径,为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投融资新生态贡献真知灼见。
此次论坛的另一大亮点,是“2025中国光储行业先锋案例”的发布。这些案例是产业创新精神的缩影,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每一个案例都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