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金融科技论坛暨友仑集团第九届金融科技创新论坛11月13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办。
本届论坛由友仑集团与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联合主办,汇付天下、NETSTARS、Onafriq、牛信科技协办,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香港数码港、香港金融科技协会等机构共同支持。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金融、科技、投资及学术界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金融科技的前沿趋势与产业合作机遇。论坛以“科技引领跨境支付、财富管理与产业升级新未来”为主题,围绕跨境支付、数字资产与人工智能三大方向展开深入交流,聚焦科技在全球价值链重塑与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友仑集团董事长李沛伦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全球化遇冷既为全球贸易带来了挑战,也为跨境金融的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高效、低成本且合规的跨境支付,将成为连接全球经济的关键纽带;数字资产市场在今年正经历“从无序生长到规范化”的关键转折时刻,有非常多的底层技术,比如说区块链、智能合约等,将会重塑整个财富管理和金融服务行业;人工智能不再停留在概念阶段,将会是未来10-20年所有企业增长的最大驱动力,各个产业将AI真正融入产品、风控、运营乃至客户服务,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并有机会把企业推向全球化。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张纯信认为,“电话能接通但资金到不了”的现象凸显了全球协同的瓶颈,技术边界日益模糊,数据智能、区块链与云计算相互依存,支付、智能科技与财富管理行业将深度融合,学界、业界与监管部门需携手推进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合规监管。
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院长姚洋为本次论坛作主旨演讲,分享了中美关系的变化以及未来趋势。他指出,中美关系进入“新周期”,由以往美国单方面主导、中国被动应对,转变为双方互出题目、激烈博弈。这一变化源于两大因素:一是实力天平向中国倾斜,中国在制造业规模、科研产出及部分军事科技上不断接近甚至超越美国;二是中国主动调整战略,放弃“韬光养晦”,展现更强硬的外交姿态。近期贸易交锋中,中国对美关税及制裁采取对等乃至加码反制,并动用稀土供应链等战略工具,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坚决。美方由于内顾收缩与战略调整,亦有寻求阶段性缓和的意愿。姚洋院长表示,中美竞争将长期存在,但在关键红线上保持稳定预期,双方有望进入可控的“和平竞争”的稳定阶段。他强调,只要企业抓住大势、走在正确方向上,仍能在变化环境中把握确定性机遇。
论坛期间,“全球跨境数字支付生态联盟”正式发布,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联盟旨在推动跨境支付技术、应用场景及金融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加强支付网络的多元化与多货币选择,探索跨境支付的合规与可持续发展,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形成全球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