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11月16日消息,近期,部分买家利用AI制作假图申请“仅退款”,引起不少商家在网上吐槽。
“有些图一看就是AI生成的,客人还不承认,我让她换个角度拍视频她也不愿意,一直强调要仅退款。更有些人连水印都没处理干净就发过来了。”一名商家表示。
据蓝鲸新闻,瑶瑶是一服装店的电商客服,她表示:“有顾客声称收到的连衣裙领口有严重脱线,并附上了一张图片。但实际来看,脱线处的光线角度与整件衣服的光影明显不符,且边缘存在典型的AI生成痕迹。这种明显造假的情况,还要坚持仅退款,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如今,从服装到美妆、鞋袜、植物、生鲜果蔬,利用AI假图发起“仅退款”的情况遍布各大类目。例如把新鲜水果P成发霉的,把鞋袜衣物P成破洞的,把化妆品P成损坏的……
根据多家电商客服的反馈,当前部分消费者熟练使用AI工具,在相关教程的指导下,他们仅需输入如“将水果P出霉斑”这样一段简单的指令,AI工具便能快速生成一张带有瑕疵的商品图片。而如果指令足够细致,最终生成的图片仿真度极高,几乎难以辨识。
据称,最近半年来,AI正沦为“羊毛党”白嫖的新工具。这些行为多针对百元以内的商品,利用其小额、高频的特点,让商家不仅频繁承受经济损失,更因单笔金额较小而陷入维权成本高于损失金额的窘境。
王强在西安东郊经营着一家主营陶瓷工艺品的店铺。据王强讲述道,8月15日17时34分,他的客服账号收到一条售后申请,买家称“杯身有裂纹,申请‘仅退款’”,并附上了杯身有多条裂纹的图片。王强的第一反应是包装出了问题,但他店里的陶瓷制品均采用“泡沫套+防震棉+纸箱”的三层包装,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这种状况。
出于谨慎,王强邀请买家视频验证,买家却未接受,还表示不用退款了。这一异常举动让王强产生怀疑,他使用电脑里的AI检测工具对图片进行分析,系统显示该图片“92%概率为AI生成”,杯身裂纹处的像素分布与周围真实釉面存在明显差异。
陕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陕西众致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东晨指出,消费者使用AI图像造假,以产品质量有问题向商家申请退款的行为,已触碰法律红线,绝非“钻漏洞”那么简单。
刘东晨表示,消费者用AI造假的行为涉嫌构成诈骗,根据诈骗程度,可能会受到治安处罚或刑事追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诈骗罪立案标准因地区而异。一旦诈骗金额达到了“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实施诈骗行为人将面临刑事责任;如果诈骗金额没有达到诈骗案件的追诉标准,造假消费者的行为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依法将受到治安处罚。
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立功表示,消费者利用AI伪造商品有问题的图片申请退款,这种行为可能构成民事、行政以及刑事多个领域的违法。
民事领域方面,消费者虚构事实获取不正当利益,违背了《民法典》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精神,属于典型的民事欺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通过AI伪造商品有问题的图片申请退款具有主观上欺诈的故意,客观上造成商家或者平台陷入错误的认识,最终导致商家向其退款,消费者收获了不正当的利益(货款),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行政领域方面,若消费者虚构事实,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商家货款的金额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3000元,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可能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能被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