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若馨深圳报道
11月1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圆满闭幕。
记者了解到,本次会展共接待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三天累计入场突破45万人次,同比增长13%;现场发布新产品新成果5000余项,同期举办重大活动200余场,共促成 1023项供需对接和投融资项目签约,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
通过国之重器重大装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消费电子、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等22大展区,高交会全面展现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我国高水平创新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届展会上,90%以上实物展品为“高、精、尖”技术与产品。
航天科技集团、中海油、中广核、南方电网、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等40多家央国企带来硬核智造尖端技术。长征火箭、海葵一号、华龙一号、“深圳星”亚太6D卫星、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等大国重器展现创新发展的“中国方案”。

(航天科技集团长征系列火箭模型,拍摄:雷若馨)
比亚迪、腾讯、华为、荣耀等2000多家领军企业携前沿科技燃爆全场。开源鸿蒙生态、昇腾384超节点、国产AI生态主题特展、卫星通信超远程机器人手术等自主创新产品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产品、新技术,成为展会热门,吸引人们频频驻足打卡。
此外,本届展会上还有超20%是实物展品是首发、首展展品。
例如,来自道和通泰的首款巡检智能作业机器人Avant Robotics Gen1与行业首个自主作业智慧巡检平台Avant Hub亮相。前者其搭载具身智能行业大模型,具备高成功率路径规划、动态避障与精准操作能力。后者可支持异构智能体协同与全流程无人化任务调度。
据介绍,其空地一体智慧巡检解决方案已在能源巡检、交通管理、园区安防、应急响应等多个场景实现规模化部署。实际运行数据显示,试点区域通行效率提升42%,平均延误时间减少35%,碳排放降低18%。在交通基础建设领域,该方案助力某市跨海大桥项目达成“封路归零、登高归零”的毫米级扫描,将传统需15天的检测任务压缩至3天。
又如全球智能设备外观结构龙头企业伯恩光学,发布了用于镀膜设计的AI数字孪生系统。该系统利用AR技术,集成近500种光学材料和近3500组高精度光谱数据,通过各种组合模拟不同环境下的真实视觉效果,实现“所见即所得”的高效交互效果。
伯恩光学还带来了全球首款可变厚度超薄玻璃(Variable Thickness Glass,简称VTG)的弯折实验。“VTG采用伯恩独创的‘液体柔性塑形技术’,彻底摆脱了行业内不等厚超薄玻璃(Ultra Flexible Glass,简称UFG)依赖‘梯度蚀刻’的精度局限。”伯恩光学执行董事、副总裁杨俊建表示,这项技术突破传统塑形方式的束缚,能制造出无过渡痕迹的折叠玻璃,让折叠屏更平整顺滑。
据了解,本届高交会重点强调“实效性、促交易”,来自国际、省内、省外的采购商分别占比10%、30%、60%。吸引了英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等国家和地区1036个采购团到场洽谈,摩根大通、高盛集团、红杉资本、贝恩资本、IDG资本等3000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现场参与。
在为期三天的会展期间,1023项现场签约、超1700亿元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在深圳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