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观点新鲜出炉,具体如下:

中信建投:继续看多黄金港股情绪指数抬升
A股情绪指数高位下降,港股情绪指数抬升,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VIX下降,基于港股情绪指数对恒生指数的多层次阈值择时策略仓位为做多。当前机构关注基础化工、国防军工、汽车、纺织服装、非银行金融和传媒行业,通信行业的机构关注度从高位下降。最近一周“石油石化”、“煤炭”、“钢铁”、“轻工制造”和“非银行金融”行业的机构关注度在提升。当前较多行业处于触发拥挤指标阈值的状态(流动性、成分股一致性)。2025年11月看好电力及公用事业、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和计算机的相对收益。黄金、白银、铜和原油的VIX抬升,中长期依然看多黄金。
当前配置:电力及公用事业、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和计算机。
华安证券:哪些低估滞涨方向尚未轮动?
十月初起,市场进入高位震荡,行业轮动强度明显提升,本周消费行业涨幅整体靠前,上周资源品行业涨幅靠前,风格和行业切换速度快,轮动强度指标显示十月中旬后轮动增多加快。若从十月至今行业最大涨幅、估值分位数组合视角,一级行业非银、食饮、农牧、公用事业及家电,二级行业调味发酵品、非白酒、养殖业、医疗服务、航海装备、证券,这些方向仍属于低估、滞涨方向,后续有望迎来短期的补涨机会,但需要提醒的是轮动期间行业把握难度骤增。
配置上,内部扩散降温、高切低现象继续突出,这种情况预计仍将持续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期交易前。短期轮动增多加快、但难以把握节奏,AI产业主线调整反而提供更好布局良机。此外有业绩支撑领域也可重视,包括储能/电池、军工、存储、工程机械等。
招商证券:市场有望继续呈现科技和顺周期的轮动
国内方面,随着金融总量指标相继回落,宏观流动性驱动的逻辑会边际弱化,但并不意味着行情的结束。往后去看,市场有望继续呈现科技和顺周期的轮动。海外方面,市场风险偏好的修复将取决于因政府关门而积压的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和特朗普等的表态,目前市场需要一个信号来降低预期的不确定性。另外,如果美股进一步下跌,也可能倒逼美联储或者特朗普出来释放一些鸽派声音,以维护市场的稳定。
后续关注景气较高或有改善的有色、煤炭、建材、电池、逆变器、存储器、PCB等。
国投证券:科技何时归?
对于A股科技风格何时重归,目前评估下来仍在观察期,历史的暗示是明年初。客观而言,10月至今科技内部投资已经明显分化,加剧有基本面支撑的强势品种抱团与相对低位有产业催化品种的轮动倾斜(例如:锂电)。后续从以下两个大方面评估:1、从历史日历效应角度,从2012年至今的平均表现看,科技板块跨年超额特征比较明确,意味着科技风格容易在四季度相对跑输,而跨年期间及次年初表现较好。2、从眼下逻辑信号层面,当前A股科技行情依赖全球AI产业趋势和美股科技映射,需关注海外重要信号,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美联储12月降息是否能如期落地。第二是海外科技股三季度财报,包括英伟达、阿里巴巴、百度,这些科技巨头的财报所释放的信号,将是对“美股AI泡沫论”的正面回应,同样也会对后续A股科技股以及全球风险资产能否实现反弹,产生重要影响。
当前高切低依然是风格再均衡(高位回落,低位无序),目前我们仍然维持真正风格切换需等到水牛向基本面牛明确过渡才会到来,届时出海+低位顺周期(含全球定价资源品,化工、工业金属、工程机械、家电、电力设备)或将成为年内投资的“最后一搏”。
华西证券:“中小市值+主题投资”仍是11月的核心主线
11月以来中美科技股回调,主因海外流动性紧张和AI泡沫担忧,后续关注美国经济数据与12月降息预期变动。资金面来看,A股仍以存量博弈为主,融资资金和南向资金交易显示资金存在“高低切”,此外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落地有助遏制基金“风格漂移、押赛道、抱团、追逐短期排名”等问题,机构的极致抱团或有所弱化。当前A股处于业绩真空期,基本面指引弱化,围绕“次年政策与景气趋势”的预期交易强化,是有利于“中小市值+主题投资”的市场环境。
行业配置上,聚焦“十五五”相关主题投资,如储能、电池、国产替代、新材料等;关注受益“反内卷”带来盈利改善的方向,如化工;关注港股创新药对A股的指引信号。
国金证券:投资与消费电力与算力
本周国内经济陆续披露,消费侧总量数据仍然较弱,但结构上的边际改善值得关注:在补贴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政策补贴”行业开始进入负贡献的同时,“无补贴”行业对于整体商品消费的拉动率在边际改善。而在当下海外基本面正处于“模糊阶段”的时候,内需行业的改善则构成了中国资产表现韧性的基础,未来可能存在两种场景:1、过去几年中国出口的韧性使得出口商在美联储加息与强美元的环境下积累了大量的未结汇金额;并且,中期视角下未来美联储降息周期下全球制造业周期的修复或将带来出口持续景气,有望继续创造更多的结汇需求。从历史经验来看,当出口商将更多的出口收入通过结汇的方式转为人民币资产时,通常会推动国内物价水平触底回升,进而为内需复苏提供更多的支撑。在此背景下,代表内需修复的消费龙头公司,将在出口——消费的新循环中间接受益。2、美国金融风险最终暴露,由于全球制造业需求被阶段性抑制导致出口修复短期受阻,但由于过去存在大量的金融资本流出,在极端风险出现的情形下反而可能加速未结汇资金回流,中国内需资产在政策和资金驱动下都存在较大空间。内需资产在情景1下是扩散受益资产,情景2下则是组合中的稳定剂。
推荐:第一,海外降息后制造业活动修复与投资加速的实物资产,海外电力短缺是实物需求的助推剂:上游资源(铜、铝、锂、油、煤炭),实物资产的补库需求或将恢复,关注油运,PPI回升下,中游行业机会逐步出现,基础化工,钢铁;第二,国内总量价格企稳叠加结构性需求改善,在配置相对低位下的消费:食品饮料、航空、纺织服装。第三,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的“卖铲人”,优势产业在海外的变现:资本品(工程机械、电力电网设备、重卡)。
兴业证券:全球“再平衡”之后如何布局?
11月以来,结构“再平衡”成为全球股市的共同特征。资金从前期领涨的科技板块轮动至资源品、消费、医药等低位板块。这背后,一方面是美国政府停摆对全球流动性和风险偏好造成的“后遗症”仍在持续。另一方面,则是海外对“AI泡沫”的悲观基调继续发酵。对于A股而言,近期海外带来的影响更多在于结构,在海外扰动加速内部“再平衡”之后,布局明年景气预期的两条思路并未发生改变:一方面,近期海外带来扰动或将再一次为AI等景气成长主线提供布局窗口。另一方面,明年景气边际改善预期和结构“再平衡”继续为顺周期板块提供估值修复契机。
两条思路布局明年景气,重点关注:科技成长(AI软件应用、军工、医药)、顺周期(涨价资源品、新消费&服务消费)。
中银证券:指数的短期震荡与风格均衡化
展望后市,市场短期或延续4000点左右震荡行情,短期难有方向性突破。前期风险资产估值修复的预期较为充分,随着四季度投资端压力的逐步显现,风险资产波动性或有增加。此外,当前海外联储,尤其是美联储的降息进程,正处在一种 “高度不确定”状态,12月是否降息将高度依赖于即将发布的通胀及就业数据。随着下周美政府重新开门,美联储降息预期也将出现大幅波动。短期板块轮动速度或有加快:前期滞涨的消费板块会随着岁末年初通胀数据的回暖出现阶段性修复行情,市场风格也会迎来阶段性均衡化,但通胀数据修复持续性或制约行情持续性,可密切关注经济数据、美联储政策预期等关键变量。
在“强需求、紧供给”背景之下,建议关注当下供给矛盾最突出、前期涨幅有限仍具配置性价比的AI存力和电力,重点关注存储芯片、燃气轮机、SOFC电池、STT(固态变压器)、储能等,算力特别是国产算力行情未完但短期可能需等待新的“点火器”。
中泰证券:继续保持偏积极的仓位结构但不宜盲目追高指数
展望后市,价格端的边际改善与宏观政策环境的宽松预期或将共同推动 A 股进入“震荡向上、结构主导”的阶段。CPI的温和上行和PPI的触底反弹意味着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但需求恢复仍未形成强趋势,后续需进一步数据支撑,因此短期内市场更可能呈现以流动性为主导、以结构机会为主线的行情特征。周期板块有望保持一定的强势,但持续性将取决于外需、房地产链条等的共振,属于阶段性交易;科技成长板块在利率中枢下移、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仍将是中期主线,震荡后仍具备继续走强的基础;服务消费在就业改善与居民消费意愿修复的带动下将保持相对稳健,而地产链的修复仍需政策进一步落地。总体而言,当前市场无需悲观,建议继续保持偏积极的仓位结构,但也不宜盲目追高指数。
在4000点上方震荡格局未被突破前,最优策略仍是围绕“反内卷+ AI应用”的双主线进行结构化配置,通过景气趋势、政策方向及资金流的三重共识获取超额收益。
信达证券:科技主线可能会再次回归
过去2个月,价值风格明显走强且出现扩散,金融、周期、消费轮流表现。我们认为原因主要在于年底前后进入业绩空窗期,板块缺乏高频的季报证明业绩,因此波动大多来自于估值和预期。2014年下半年是流动性牛市,风格从TMT扩散到价值,周期、稳定、金融轮流走强,但持续时间短。风格扩散背后的核心原因在于增量资金流入后,业绩兑现持续偏强的成长方向较少,而且经过2013年的大幅上涨成长板块的估值已经达到相对高位。只靠单一行业较难拉动指数短期时间呈现较高涨幅。2015年价值股没有出现盈利拐点,市场主线重回成长风格。2016年下半年是慢牛市,风格从成长、周期扩散到消费、金融,价值股占优持续了近2年。这一次风格扩散后价值股同时受益于经济企稳和业绩验证,是年度级别的牛市。我们认为当前的风格扩散仍处在估值、预期和资金驱动的阶段,至少可以持续1-2个季度。但风格扩散转变为年度级别的行情需要看到价值股盈利逻辑的兑现。在此之前,长期产业逻辑更强的科技主线可能会再次回归。
近期配置观点:风格切换可能会越来越强,关注低位价值板块。非银金融弹性逐渐增加,成长中关注低位的电力设备、AI 应用端,周期股半年内也有望存在弹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