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作为“中国科技第一展”,本届高交会机器人展区热度空前,展位开展前一月便基本售罄,参展企业数量较上届增长近30%。
即使开展最后一天,机器人展区仍旧人头攒动,热度丝毫不减。在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展区,机器人格斗比赛开赛前半小时,游客已将展位围得水泄不通。小朋友则聚集在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傅利叶”)展区,与机器人比拼“井字棋”,一旁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机器人军团”巡游,展现出稳健的运动和应变能力。
多位参展商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前几年观众主要来拍新奇,现在都追问载重大小、是否安全、出货量多少,专业度明显提升。这种变化背后,是机器人产业从“展品”向“产品”的深层转型。
技术全维度突破
机器人的“聪明程度”,成为本届高交会比拼的重点。以往机器人多依赖预设程序和遥控操作,如今AI模型的注入、运动控制的提升,让它们实现了从“能动”到“能干”的跨越。
在傅利叶工业场景演示现场,多台人形机器人正分工协作,流畅完成料箱搬运、物料交接与分拣等程序。傅利叶最新一代GR-3人形机器人则化身“讲解员”,以憨态可掬的外形和标准的普通话向观者介绍着产品的技术细节。
傅利叶高级战略传播经理陈思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这套工业解决方案以本公司自主研发的“FOCUS”多智能体协作调度平台为核心,融合具身智能,构建了工业高频场景全链路闭环作业体系。具体来看,料箱搬运中,机器人凭激光雷达、高精度导航与全身运控技术实现稳定作业;分拣场景则通过Transformer架构VLA模型,完成端到端自动化分类。GR-3凭借“FOCUS”系统,可实时调整解说节奏,彰显出该系统在公共服务场景的应用潜力。
硬件能力的突破同样亮眼。灵巧手被称作具身智能的“最后一厘米”。深圳赛博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博格”)在本次高交会上发布了升级版类人仿生灵巧手Cyborg-H02。赛博格副总裁李子墨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H02整手自锁负载可达15kg,单指自锁负载可达5kg,负载能力大幅提升;同时该产品可适配重型工件抓取与精密装配场景,极大减少产线换夹具的停机时间,打破了“承重与灵巧不可兼得”的行业痛点。
戴盟(深圳)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戴盟”)的“触觉升级”也备受关注。其展台的机械臂能轻柔地从水缸中夹取易碎贝壳,还能根据贝壳表面纹理实时调整姿态。“传感器让机械臂有了‘类人触觉’,可识别物体表面纹理,实现精细抓取控制,同时,新一代传感器新增防水功能,解决了传统传感器因精密部件进水易损坏的痛点。”戴盟相关负责人朱晓君向记者解释道。
更值得一提的是协同能力的进步。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组织的机器人巡游,让不同企业的产品进行分工配合。“未来多机器人协同完成复杂任务将成常态。”该研究院品牌部相关人士说道。
从竞技场到交易场
本届高交会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机器人产业从“技术展示”转向“商业交易”。据了解,本次高交会首次设立国际采购商对接区,定向邀请摩根士丹利、高盛、红杉资本等3000余家投资机构,超1000个专业采购团、3万余家采购商登记需求,全球采购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开展首日,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极速迭代科技有限公司便签署订单及战略合作协议,打响“AI+机器人”首单落地。赛博格也举办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接待了2025中欧机器人交流合作项目参观团。“深圳能快速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和市场,这是我们选择在此签约的关键。”一位大模型厂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应用场景上,机器人已从展馆走进真实生活。启迪知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迪知行”)的GeneoX智能巡逻机器狗,如今是深圳北站的“新警力”,能引导旅客、宣传反诈,还能自主巡逻。“之前云台太高导致重心不稳,比如视频画面容易抖动,经过多轮改进,现在稳定性大幅提升。”启迪知行负责人表示。
工业、物流依然是最主要的落地场景。宇树市场部人士谢诗羽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四足机器狗B2已深入电力巡检、消防救灾、重物搬运等领域作业。
李子墨也表示,赛博格凭借其重载技术能力,聚焦“高风险、高负载”场景做智能化替代,目前已在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等领域落地。
除了工业场景,机器人还在加速走进康养陪伴领域。在傅利叶开发的互动游戏“井字棋”中,机器人能通过视觉模型感知棋盘状态,并依托逻辑算法进行实时推演;同时结合表情、语音与动作反馈,为参与者带来贴近真实的陪伴体验。《证券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每当参与者获胜后,机器人都会摆出点赞的手势,并说出“你赢了”“真棒”等激励性话语。
可以看到,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技术的多维突破正在加速机器人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一个人机共生的未来,正渐行渐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