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北交所上市的弥富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弥富科技”)近日收到第二轮审核问询函。该公司这份招股书被监管连抛四大类、十余项尖锐问题,直指公司收入确认合规性、毛利率波动、2亿元募投必要性以及多项财务内控瑕疵。
弥富科技主营业务为汽车流体管路系统关键零部件以及导轨等其他塑料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流体管路系统快插接头、通类接头、阀类等连接件、管夹等紧固件、传感器以及导轨等塑料产品,产品可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等领域。
业绩逆势上扬却被质疑“靠降价换市场”
2022—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2亿元、1.97亿元、2.64亿元和1.46亿元,年复合增速超40%;扣非净利润3742万元、5817万元、7637万元和4099万元,看似光鲜。但监管注意到,公司综合毛利率由2022年的43.42%升至2023年的47.60%,随后又连续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43.48%,且“年降政策”约定降价3%—5%,部分产品实际降价幅度却远超该区间。
问询函要求公司量化说明降价对毛利率的侵蚀程度,并揭示是否存在“以价换量”导致的业绩不可持续风险。
寄售模式收入占比高,存货监管却“缺位”
弥富科技收入确认大量依赖“客户指定仓库”寄售模式:产品先发货至客户仓库,待客户实际领用并对账后确认收入。监管发现,公司寄售商品最近一期监盘比例仅约14%,且存在“同一仓库同时存放寄售与非寄售存货”“客户已领用但仍寄存仓库”“对账单次月才取得”等情形,极易触发跨期调节。
问询函要求说明库龄超1年寄售商品未领用原因、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并要求保荐人说明对物流单据、对账差异的核查比例。
2亿元募投:传感器产能能否消化?
本次IPO公司计划募资2亿元,其中1.5亿元用于“汽车快插接头+传感器”技改扩产项目,5000万元用于上海研发及运营中心项目。
但令人担忧的是,公司传感器产品于2023年才投入量产,报告期内产量增加幅度较大,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18%、1.01%及1.66%,占比较低,公司及保荐机构未测算传感器产品未来需求情况。
监管要求该公司补充说明报告期内快插接头产品及传感器产品的新增订单金额,并结合细分市场空间、竞争对手扩产情况,说明新增传感器产能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设备闲置”风险;同时要求披露研发中心拟投向“超算中心、低空飞行器、机器人”热管理模块,与现有汽车流体连接件业务协同性究竟几何。
客户稳定性亦受拷问
报告期各期(2022年-2024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9,531.37万元、14,040.05万元及17,853.45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9.01%、69.60%及65.42%,公司的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该公司也坦承前五大客户集中度高,且同时存在“单一供应商定点”“AB点”两种采购模式。
北交所要求该公司说明报告期内公司作为单一供应商定点模式、AB点模式的具体情况,涉及的主要客户、产品类型、采购金额及占比;说明AB点模式采购份额的划分依据,是否有明确的合同约定,各期AB点模式下该公司的份额、销售金额及占比情况;说明报告期内是否存在同一客户、同类产品存在两种采购模式或报告期内存在模式切换的情况,各情形涉及的主要客户、产品收入、单价、销量、毛利率差异,对报告期业绩的影响。
北交所要求该公司及保荐机构按要求对问询函中的质疑逐项回复,该所收到回复文件后,将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提出审核问询意见。若中介机构未能勤勉尽责,将纳入执业质量评价并视情况采取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