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11月1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于深圳落下帷幕。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观众,三天累计入场突破45万人次,同比增长13%;现场发布新产品新成果5000余项,同期举办重大活动200余场,共促成1023项供需对接和投融资项目签约,意向成交与投融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本届高交会设有国之重器重大装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消费电子、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等22大展区,全面展现国际科技发展前沿、我国高水平创新成果。本届展会上,90%以上实物展品为“高、精、尖”技术与产品,超20%是首发、首展展品。
高交会已经成为联动区域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市场一体化最重要的平台。本届高交会首次设立“区域经济科技创新成果专区”,从西北清洁能源到东南数字经济,从东北高端装备到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技,集中展示了一些地区在科技攻关、自主创新、产业融合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此外,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RIOS实验室、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等三十余所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代表的产学研机构,带来了PicoRio 1.0和PicoRio 2.0 处理器芯片、多维单分子动态成像平台、国内首款高通量智能多肽合成仪、面向肺癌早筛早治的呼吸介入机器人、虚拟现实的虚拟手选择技术、静电人工肌肉、类器官/器官芯片及仿生微系统等最新科创成果,这些面向未来的前沿科创成为展会现场人潮热流涌动的一道道靓丽风景。
本届高交会共吸引德国、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韩国、巴西、泰国、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组织、知名企业、行业精英参展参会。现场特设国际友好城市科技展区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专区,展现以科技创新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成果。
除了聚焦高新技术和科创前沿,本届高交会将实效性和促交易放在突出位置,以国际采购商占比10%、省内采购商占比30%、省外采购商占比60%的“136”计划,成为全球高科技领域合作交易与成果转化的重要纽带。现场举办全球采购对接大会与投融资供需对接会,吸引了英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等国家和地区1036个采购团到场洽谈,摩根大通、高盛集团、红杉资本、贝恩资本、IDG资本等3000多家国内外投资机构现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