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全球大事
1、10月金融数据:13日,人民银行公布10月金融数据。初步统计,2025年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
2、稀土出口管制:有记者提问,近日获悉,中国已开始设计新的稀土出口许可制度,有望加快出口流程。请问能否介绍一下目前的进展,计划何时推出,以及哪些主体将有资格获得许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中方依法依规开展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工作。
3、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集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积极推动新能源与新兴产业融合互促发展。结合“东数西算”工程建设,统筹算力设施绿电需求和新能源资源禀赋,推动新能源基地与算力设施协同规划。
4、存储芯片:据外媒消息,三星目前正与海外大型客户讨论明年NAND的供货量,并在内部考虑将价格上调20%至30%以上。与此同时,三星、SK海力士、铠侠、美光这四大存储龙头今年下半年都纷纷削减NAND闪存供应量。
5、欧盟拟排除中兴、华为设备:彭博社记者提问,欧盟委员会日前要求欧盟成员国逐步将华为与中兴的设备排除在其电信网络之外。林剑表示,我们敦促欧盟为中国企业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避免损害企业赴欧投资的信心。
资产表现回顾
本周,A股冲高回落。上证指数收跌0.18%,失守4000点,沪深300下跌1.08%,中证1000下跌0.52%;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上涨1.26%,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42%。
10月经济数据显示基本面延续转弱,居民消费和通胀是亮点,但持续性仍待观察,投资增速和地产价格加速下行。本周,债市呈箱体震荡走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0.1BP,10Y美债收益率上行约5BP。
美股本周高位震荡,道琼斯指数上涨0.34%,纳斯达克指数收跌0.45%,德国DAX指数上涨1.3%;黄金大涨后回落,最终收涨2.1%;原油涨1.04%,比特币大跌超8%。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比特币价格截至周六
资产配置建议
中金公司:我们认为“十五五”期间资本市场有望呈现“长期”、“稳进”趋势。A股整体估值相对合理,资产重估可能仍在初期阶段。我们认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或是“十五五”重要政策方向,数字科技、空间经济、高端制造、内需消费、生物科技等产业的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
国泰海通:我们认为AI产业趋势预期博弈或阶段性加剧全球权益市场波动。中美双边关系边际改善有利于中国资产继续表现,国内金融条件稳定,财政与货币具备宽松储备中国权益资产和工业商品或仍有表现机会,建议11月超配中国AH股与工业商品。
华泰证券:短期市场处于政策和业绩空窗期,指数向上突破关键点位尚需更多催化,市场或仍以震荡为主,建议维持“哑铃型”配置。科技拥挤度压力有所消化后或有修复,红利仍有配置机会,此外关注电新、化工等具备景气逻辑的相对低位品种。
国金证券:策略方面,短期市场多空相对均衡:1)基本面指标大体走平;2)交易情绪向上修复至中性区间;3)资金面保持平稳。动态角度重点关注:1)社融压力较大的窗口期内,财政发行节奏是否相应前置;2)基金久期修复已经较为充分,市场分歧度是否会出现下降。总体上,债市仍处于反弹窗口期内,10Y国债关注1.70%一线,资金平稳情况下,杠杆策略确定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