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以下简称《指引》)。如今,政策已落地实施满一年。
回溯过去一年,A股上市公司纷纷响应政策要求,以提升公司质量为核心,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份回购、现金分红等多元工具,推动市值管理加速迈入规范发展新阶段。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自《指引》发布以来,截至目前,已有955家A股公司披露市值管理制度或估值提升计划。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随着市场成熟、投资者结构优化,价值投资理念将更受认同,市值管理会更侧重内在价值提升,加之监管对市值管理和信息披露的要求愈发严格,将进一步推动公司信息透明化、治理规范化,助力投资者理解相关行为。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工作,通过健全制度体系、专业化运作,实现“以质筑价”。
上市公司交出亮眼“价值答卷”
一年来,A股上市公司一方面积极披露市值管理制度或估值提升计划,另一方面细化业务升级、资本运作等具体方案,将“以质筑价”理念转化为具体举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价值答卷”。
相关政策发布后,市场响应度与覆盖广度持续提升。数据显示,上述955家公司覆盖机械设备、基础化工、生物医药等31个申万一级行业,基本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其中,机械设备行业参与度最高,有93家公司参与,基础化工、生物医药行业紧随其后,分别有78家、72家公司,凸显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市值管理规范发展的高度重视。
企业规模上,既有54家市值超千亿元的行业龙头通过制度完善强化价值引领,也有专注细分领域的中小市值公司依托精准策略激活成长潜力。企业所有制上,呈现国企带头、民企跟进的特点,上述955家公司中,344家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占比36.02%;516家为民营企业,占比54.03%。
从创新实践来看,相关公司围绕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与价值传递等三个关键维度,不断丰富市值管理“工具箱”。例如,相关公司纷纷将“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列为核心举措,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整合产业链资源等举措夯实内在价值。数据显示,上述955家公司中,有417家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研发支出实现同比增长。其中,18家公司的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30%以上,以高强度研发投入为市值增长注入长期动能。
河北金融学院校长杨伟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市值提升与股东回报的核心基石,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市值管理能力。《指引》明确要求公司锚定长期投资价值目标,通过利益绑定激发经营活力、坚守稳健经营底线,从根本上夯实价值创造基础。与此同时,市值管理也能倒逼公司审视经营短板、优化管理体系,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形成“发展提质—市值提升—反馈优化”的良性循环。
多方共筑价值管理生态
市值管理规范发展的亮眼成效,得益于监管层精准引导、上市公司主动践行、市场投资理念升级形成的合力,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以质筑价”成为市场共识。
首先,政策引导是市值管理迈入新阶段的核心驱动力。一方面,除《指引》外,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文件,引导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
例如,1月份,广东印发的《关于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助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提出,“将市值管理水平纳入考核评价”,以优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机制;4月份,吉林发布的《吉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强对省属国有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跟踪指导,强化正向激励”等。
另一方面,监管层通过举办培训活动等措施助力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如今年4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北京举办了针对央企集团的市值管理专场培训,重点围绕加强市值管理制度工具的理解和运用展开,旨在为央企集团统筹规划市值管理路径、指导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灵活运用市值管理工具、提升集团整体市值管理水平提供更多帮助。
其次,上市公司作为市值管理的核心主体,在政策的持续引导下,不断在实践中优化升级价值提升方案,切实将“价值创造”落到实处。数据显示,上述955家公司中,有30家公司先后修订完善市值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迭代进一步明确市值管理目标、规范操作流程、强化责任分工,为持续提升市值管理效能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随着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机构投资者占比稳步提升,价值投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为上市公司“以质筑价”提供了关键的市场环境支撑。与此同时,《指引》的落地实施也推动市场估值体系更趋理性,投资者对市值管理的认知加速转向“价值共建”。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和分红政策关注度更高,普通投资者也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和分红潜力。这不仅为优质企业提供了更理性的定价环境,也为筛选优质企业建立了市场化标尺,推动价值投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展望未来,在监管引导持续强化、市场生态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市值管理的规范发展仍需各方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市值管理从规范起步向高质量进阶跨越。
杨伟坤建议,上市公司应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市值管理的核心根基,将投资价值长期目标与自身业绩现状、未来战略规划深度绑定,在公司治理、日常经营、并购重组及融资等重大决策中充分兼顾投资者利益与长期回报,坚持稳健经营、摒弃盲目扩张以持续增厚内在价值;同时,需建立畅通高效的投资者沟通机制,分析市场对公司投资价值的判断与经营预期,不断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精准度,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此外,还应切实强化全员合规意识,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合理运用资本市场工具优化经营治理,坚决抵制“伪市值管理”,以合规运作与价值创造推动市值管理实现长期健康发展。